如果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話,那么當事人之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解決。具體包括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等四種。那要是協商解決的話,你知道該如何進行協商嗎?律霸為您做具體介紹。
一、醫療事故爭議如何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登記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需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糾紛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的辦法進行解決。有數字顯示,目前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達70%左右?,F對此分析如下: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其次,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再者,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賠償數額的確定是協議的重要內容。《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及計算方法,是協商確定賠償問題的尺度。筆者認為,如果醫患雙方明確了糾紛爭議構成侵權或醫療事故的,最好約定為賠償,沒有認定的則可用補償的字眼。最后,由于糾紛事實構成協議的主要條款,欠缺將導致合同無法實現。所以,對糾紛事實的認定最好不要省略,包括對糾紛原因、性質的認定,均應詳細地寫入協議。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需要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話,可以根據小編整理的內容進行解決。同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比較適合的方式來解決相關糾紛。必要時,可以通過律霸網站委托你所在地區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解決。
醫療糾紛中患者應該注意什么
醫療糾紛可以直接起訴嗎
發生醫療糾紛能調解解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串標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9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農村房屋拆遷兩個戶口如何安置
2021-03-17別墅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5土地出讓年限到期的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