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在發生醫療事故爭議后,解決的辦法并不是只有訴訟一條途徑,當事人之間完全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進行解決,還能節約不少的司法成本。那么你知道醫療事故爭議如何協商解決嗎? 本文就這個問題為大家做詳細介紹。
一、醫療事故爭議如何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登記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需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糾紛爭議可以通過協商的辦法進行解決。有數字顯示,目前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達70%左右。現對此分析如下:首先,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其次,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再者,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除上述三種法律規定的協商解決爭議方式外,筆者認為還有兩種新型方式可以嘗試,即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和律師參與或見證下的調解:
第一,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不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調解,也可以主動介入調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達成的協議具有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協議符合合同的訂立原則,協議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將予以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有效條件包括:(1)當事人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
筆者建議,醫療機構應嘗試由當地調解委員主持協商解決糾紛爭議。
第二,律師參與或見證的醫療糾紛協議。這種辦法是指在一方或者雙方的律師參與的情況下,雙方協商達成協議。其好處是能夠制作較為規范的協議書,欠缺的是律師見證行為,不能使協議書具有很強的效力。
不管采取哪一種協商解決的辦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是必不可少的。筆者認為,糾紛協議實際上是一種合同行為,只要雙方當事人的約定不違反我國強行法的規定和公序良俗,所達成的協議就是有效的。那么,如何簽訂合法有效的協議?
首先,應嚴格奉行我國《合同法》的一般原則。筆者建議,簽訂過程最好經過公證程序。
其次,應做到意思表示真實。這就需要醫患雙方實事求是地對醫療行為進行認定,不妨先在協議書上各自列明觀點,然后再寫明雙方一致認同的事實。
第三,由于糾紛爭議發生后,雙方多處于對峙狀態。有些醫院會認為達成的協議是受到患方的脅迫。其實并非如此,我國《民法》規定,只有在自己或自己的近親屬受到脅迫時,才屬于脅迫。
第四,許多協議還規定患者不得就此事以任何理由起訴,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做法。因為,當事人的起訴權是民事法規定的權利。所以,協議的內容不能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共利益。否則,將導致糾紛協議無效。如果協議簽訂后,醫方擔心患方再次起訴,不妨約定醫患雙方放棄基于該債權債務關系的一切訴訟權,或約定因該醫療糾紛引起的一切債權債務關系就此終了。
賠償數額的確定是協議的重要內容。《條例》規定的賠償項目及計算方法,是協商確定賠償問題的尺度。筆者認為,如果醫患雙方明確了糾紛爭議構成侵權或醫療事故的,最好約定為賠償,沒有認定的則可用補償的字眼。最后,由于糾紛事實構成協議的主要條款,欠缺將導致合同無法實現。所以,對糾紛事實的認定最好不要省略,包括對糾紛原因、性質的認定,均應詳細地寫入協議。
醫療事故爭議協商解決需要的是醫患雙方的通力合作,而不是任何一方的事情。要是大家無法協商一致的話,那么就只有通過訴訟方式解決了,此時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肯定遠不止這點。要是你有需要找律師幫助你解決相關糾紛的話,可以上我們律霸網站看看,為你提供專業的醫療事故律師。
提起醫療訴訟要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鑒定要去哪里申請
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如何結轉房地產企業的成本
2021-03-20房屋拆遷補償的形式及標準是什么
2021-01-27妻子離家再婚,返村索要拆遷款合法嗎
2020-12-06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補助與補償標準暫行辦法
2021-02-25新鴻基9.5億簽約廣州林和村改造項目
2021-01-16農村征地對于沒有房子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2企業遇到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08拆遷時城管有沒有權力強制拆除房屋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