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醫療室事故糾紛的時候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行解決,一般有調解、訴訟等。而在調解的方式中又根據調解的主體不同區分成不同的情況。那么醫療事故調解的方式有哪幾種呢?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
醫療事故調解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醫患雙方自行調解;雙方對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達成一致協商意見的,可簽定書面的調解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醫療事故的概況,以及雙方協商確認的賠償金額等內容,并由雙方簽字確認。
(2)請求衛生行政部門主持調解;已確認為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可請求衛生行政部門就醫療賠償問題進行調解。調解時,雙方當事人根據自愿、合法的原則,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計算賠償金。經調解,如達成一致意見的,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書,雙方應按調解書的內容履行義務。如調解不成,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相關知識
在與醫院方面進行協調的過程中,病人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當發生醫療事故或者發生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后,醫院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行 處長部門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
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對醫療機構及其主管部門調查處理醫療事故或者醫療糾紛的時限作出了規定。其中規定“立即調查”的有天津、寧夏;規定 “立即進行調查、處理”的有福建、江西、廣東、海南、四川、云南、西藏;規定了具體時限的有北京(二個月內向病員或其家屬宣布處理意見)、河北(接到病員及其家屬的申訴后,應在一個月內作出書面答復)、遼寧(在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一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吉林(醫療單位的查處工作一般應在事發后的三十天內結束,并提出處理意見,并以書面形式通知病員及其家屬)、廣西(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一個月內提出處理意見,并懼書面形式通知病員及共家屬)、云南(醫療單位于一個月內作出結論;當地衛生行政部門三個月內作出結論或復查意見);規定“及時答復”的有浙江。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沒用對醫療機構查處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的時限作出具體規定,但是《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了“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因此未對事故處理時限作出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因此未對事故處理時限作出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執行這一規定。這里“立即”可以理解為“24小時之內”
第二,當發生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時,病人及其家屬可以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這是病人的法定權利。《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于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病員及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如果醫院方面不積極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并且隱瞞和掩蓋真實真相,既不解釋病人及其家屬提出問題,也不提出解決方案和提出書面處理意見的話,病人及其家屬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第三,某些醫療機構無權自行調查處理醫療糾紛。《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這時所說的“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中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發生在個體診所的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該診所無權自行調查處理。在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對于哪些醫療機構可以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出了具體規定。
第四,發行醫療事故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查處封病例、有關物證和原始材料。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療單位,應指派專人妥善保管有關的各種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對現場實物暫時封存保留,以備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為具體的規定。
第五,在醫療事故或可能是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中,對死亡原因不明確的,應當進行尸體解剖。《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規定:“凡發生醫療事故或事件,臨床診斷不能明確死亡原因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在死后48小時以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醫院病理解部技術人員進行,有條件的應當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員家屬拒絕進行尸檢,或者拖延尸檢時間超過48小時,影響對死因的判定,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病人家屬如果拒絕或者拖延尸體解剖,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一般對于醫療事故的調解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醫患雙方自行解決,還有一種就是通過訴訟的方式進行解決,希望小編的編輯能夠解決您的燃眉之急,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歡迎來電具體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們。
醫療事故調解如何進行?
醫療事故調解的原則是什么
醫療事故調解的應該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