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接到過“出售發(fā)票”的手機短信,也或多或少對假發(fā)票有所耳聞,甚至可能還有人收到或使用過假發(fā)票。如果使用假發(fā)票,那么后果可能是十分嚴重的。
1張假票7年刑
近年來,隨著我國餐飲服務、商業(yè)零售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假發(fā)票可能被使用的次數也越來越多。許多人對買賣假發(fā)票、使用假發(fā)票的行為缺乏法制觀念,不清楚這樣的行為滿足一定的要件會構成發(fā)票犯罪。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已將發(fā)票犯罪中的“偷稅罪”修改為“逃避繳納稅款罪”。也就是說,今后個人或企業(yè)使用假發(fā)票將可能涉嫌“逃避繳納稅款罪”。
修改后的刑法對“逃避繳納稅款罪”的界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多次實施上述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罪名、量刑標準與初犯免責
“逃避繳納稅款罪”與之前的“偷稅罪”相比有哪些大的變動呢?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避繳納稅款罪”,對逃稅的手段改用概括性的表述,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等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行為;二是不向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的行為。
不再對不履行納稅義務的定罪量刑標準和罰金標準作具體數額規(guī)定。取消了修改前刑法分別規(guī)定的“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和“十萬元以上”的具體數額標準。
對“逃避繳納稅罪”的初犯規(guī)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特別條款,即已經構成犯罪的初犯,滿足以下3個先決條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在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到稅務機關行政處罰(對逃稅罪的初犯在補繳稅款和滯納金后,由稅務機關給予行政處罰)。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初犯免責”意在震懾違法者
“逃避繳納稅款罪”新規(guī)定的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特別條款表明,稅務稽查機關與公安經偵部門在辦理逃稅案件上的分工合作方式有所改變。即對于涉嫌“逃避繳納稅款罪”的案件,公安機關不再先行介入,應先由稅務部門對逃稅人的逃稅行為是否夠追究刑事責任的3個條件進行審查,即逃稅人能否積極與稅務機關配合,補繳稅款和繳納滯納金,接受稅務機關行政處罰。若逃稅人能積極履行這3項行為,稅務機關有權不予追究逃稅人的刑事責任。相反,若不能履行這3項行為,稅務機關有權審查后將按法律程序移送公安經偵部門立案偵查。
“逃避繳納稅款罪”的修改涵蓋稅收征管、稽查等環(huán)節(jié),征納雙方均需要盡快適應這種變化。納稅人要善于行使稅務行政復議和稅務行政訴訟等法律救濟方面的權利,稅務機關要加強依法行政,強化執(zhí)法監(jiān)督,準確判定“逃避繳納稅款罪”的犯罪構成,正確區(qū)分逃避繳納稅款和漏稅、避稅行為,做好行政執(zhí)法同刑事司法的程序銜接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設立一人有限公司需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補辦結婚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21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監(jiān)外執(zhí)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在外地工作發(fā)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車撞犬引發(fā)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