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醉酒駕駛拘役問題
《刑法修正案》(八)“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或者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處拘役,并處罰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叫好者有之,質疑者不少,當引起法律人的認真思考。
反對者認為,如果公安機關能夠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醉酒駕車的治理打擊形成常態化,而不是集中在節假日等特定時期搞“專項整治”,醉酒駕車的人肯定會少之又少。同時,還要通過新聞輿論等途徑加大宣傳力度,使“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成為普通人的行為習慣,以最大限度地遏制酒后駕車現象。鑒于目前的執法體系和司法資源實際,一旦酒駕入罪,將來有可能出現“交警管不了,刑警不愿管”以及監獄暴滿等情況。一部分刑法學界人士對酒駕入罪持質疑態度,主張運用刑法之外的工具予以治理和打擊。
贊同者的理由是,酒駕相當于“拿著武器上街殺人”,拘留15天的處罰太輕了,應該從法律上嚴懲,對這種行為判得越重,酒駕現象才會越來越少。還有人引用了國外設立酒駕罪或加重酒駕處罰的例子,來佐證酒駕入罪的必要性,比如巴西圣保羅,加大酒駕處罰后第一個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2%;日本從2007年9月份開始實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第一個月,酒后駕車死亡事故就同比減少了40%。
筆者認為,醉駕、飆車是一種高度危險的行為,隨時都會對他人生命財產產生嚴重威脅。同時,這也是駕駛者主觀故意的行為,不同于一般過失行為,我們不能等到其危險行為造成了傷亡等嚴重后果再治其罪,所以應當將醉酒駕車、飆車的危險駕駛行為入罪,從而對一些心存僥幸心理的駕駛者起到一種震懾作用。
一、酒后駕駛入罪的緊迫性--生命至高無上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2年起,我國每年死于車禍人數平均10萬人左右。如果按照國際上的統計比例,即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占總交通事故數量的25%計算,那么2008年我國因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死亡人數已上萬。〔人民日報09年8月12日〕上個世紀,全世界因交通事故共死亡2585萬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交通事故已成為“世界第一害”,而中國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中國(未包括港澳臺地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經連續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消息稱,2009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07193起,造成29866人死亡、128336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4.1億元。其中,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2起。一場場慘烈車禍的發生,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撞擊著人們的心靈,也引起了人們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格外關注和深刻思考。
二、酒后駕駛入罪的必要性--法律保護力量不夠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條: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3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1年內有前2款規定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2次以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上述行政處罰,并不能有效遏制飲酒、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導致交通事故的頻頻發生。即便刑事處罰,也并未對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的行為進行懲罰。雖最高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中,涉及對“酒后駕駛機動車輛給予懲罰”的問題,但是,也是以對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已造成重大損害為必要條件,對其處罰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量刑較輕。對酒后駕駛機動車輛,未對他人造成重傷以上損害的,仍未納入《刑法》處罰的范圍。
三、酒后駕駛入罪的可行性--雙重可行性
(1)行為犯
根據刑法理論,犯罪既遂狀態中有:舉動犯、行為犯、危險犯、結果犯。對于危險犯而言,只要行為足以造成某種危險結果發生的危險狀態,就構成既遂。這完全符合我國現行刑法的犯罪標準。
(2)外國立法的借鑒可行性,多國已經將酒后駕駛立法入罪
①加拿大規定,首次醉駕罰款1000加元,禁駕1年;第二次醉駕,入獄30天,禁駕2年;第三次醉駕,入獄120天,禁駕3年。由醉駕引起的事故,在無死亡情況下,最高入獄6年。外國人如有醉駕史,不允許入境。
②英國:酒開車的初犯駕駛員,吊銷駕照1年;10年內重犯者吊銷駕照3年,外加1000英鎊罰款;在10年內若3次被判酒后駕車罪名成立,將對他判吊銷駕駛證109年;酒后發生事故者終身不能再開車,經濟上還將受到重罰。
③澳大利亞:對醉酒駕駛員,如系初犯,罰款10美元;如系重犯,要處10年有期徒刑。除判刑外,還要把駕駛員的姓名登在報紙上的《酒醉與入獄》大標題下示眾。
④馬來西亞:一旦發現酒后駕車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將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關在一起,令其妻徹夜教育丈夫。
⑤日本:醉酒駕駛者,處兩年以下徒刑或10萬日元以下罰款。帶有酒味駕駛者,處3個月以下徒刑或5萬日元罰金。醉酒駕駛兩次以上者,將被判處6個月徒刑。
⑥瑞典:血液中酒精含量限制2mg/100ml,對超過酒精濃度的司機,重者將坐牢兩年,輕者被扣駕駛證一年。新加坡:酒后駕駛,初犯者將受到1000至5000新元的罰款或者長達6個月監禁;重犯者強制監禁1年,并且處罰金3000至10000新元;累犯者的罰金為30000新元及最長10年的監禁。
⑦在美國,酒后駕駛屬于刑事犯罪。通常初犯、無人員傷亡、無逃逸行為面臨的懲罰是吊銷駕照6個月,法庭給予3年至5年的懲戒期,罰款1500美元至1800美元。某些州要求酒后駕駛者坐牢,時間最短一周。
四、酒后駕駛入罪的相關問題
1、如何定罪量刑
筆者贊同把酒后駕駛單獨定罪,但具體罪名還要進一步討論。現在只有在“造成嚴重后果”之后,才按照交通肇事罪或危害社會安全罪進行處罰,不應當一定要等到“嚴重后果”出現以后才定罪處罰。此外,酒后駕駛入罪,應該對“酒”的內涵外延予以明確,并對入罪飲酒的量進行嚴格限定,還要有科技的及時跟進,準確判斷駕駛人員的飲酒量。
2、酒駕不能只靠一部法
“法律之間要相互銜接,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要相互銜接,做到寬嚴相濟,處罰也要有梯度。”酒后駕駛需要調整的不僅僅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嚴格的執法對于有效治理酒后駕車意義非凡,交通管理滯后也是造成酒后駕車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
在法律沒修改之前,我們目前“最迫切需要加大道路交通法的宣傳教育和生命教育,讓珍惜生命珍愛生命的觀念深入人心,需要改變交管部門在治理酒后駕駛中”唱獨角戲“的局面,發動企業、學校、社區乃至家庭都參與其中,讓酒后駕駛行為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車禍猛于虎”。只有“飲酒不開車、開車不飲酒”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普通路人才有安全感,司乘人員才能享受機動車帶來的快樂、便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屬于法律援助范圍嗎
2020-12-07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商標被部分駁回如何處理
2020-11-20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