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l)保管合同為實踐合同。根據《合同法》第367條之規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此可見,保管合同的成立不僅須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而且寄托人還必須將保管物交付保管人。
(2)保管合同的標的是保管行為。保管合同的目的是保管物品,雖然以保管物交付保管人為成立要件,但并不發生保管物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轉移。因此,保管合同的標的是保管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銷后,股東對原公司債務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03故意傷人立案后要怎么處理
2020-11-22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拆遷賠償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2020-11-28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征求公眾意見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