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秘密的概念
商業秘密,古代稱“祖傳秘方”、“家傳絕技”、“拿手好戲”等,究竟什么叫商業秘密?目前尚無統一的定義,在美國,就有幾個比較有影響的定義,一是《布萊克法學辭典》的解釋:商業秘密是指“用于商業上的配方、模型、設計或的匯集,而能使人較其不知或不使用的競爭者更有機會獲得利益”,二是《美國侵權行為》的解釋:“商業秘密可以是任何公式、模型、設計或匯編,可以是一個化學配方,一道制作、處理或保存的工序,一個機器或其他設計的模型,或者一個顧客名單,三是1979年8月批準的《美國統一商業秘密法》的解釋:“商業秘密是指這樣的,它包括配方、模式、匯編、程序、設計、方法、技術或工藝等各種,第一,將獨立導致實際的或潛在的經濟價值;第二,持有人盡了合理的努力去維持它的秘密性”。
法國的定義:在法國,商業秘密被定義為:“是制造的各種方法,具有實際的或商業級利益,被用于工業中,并被向公眾保密”,“公眾無法直接得知,但可獲得傳授的技術知識。
在德國,商業秘密在《公平競爭法》中被規定為:“應符合不公開,有守秘意愿及正當的守秘利益”,所謂“不公開”,是指僅有限定的人知悉;所謂“守秘意愿”是指商業秘密持有人應有排除外人知悉秘密的意愿,并應有適當的守秘措施;所謂“正當的守秘利益”是指該秘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利益。
日本在1990年修改后的《不正當競爭防止法》中規定:商業秘密是指“對于商業活動有用的產品制造方法,市場營銷策略或其他技術或企業,而這些必須以秘密方式保守,并且不易為一級公眾得知。
前南斯拉夫把商業秘密定義為:“包括一切現代化的技術和工藝的訣竅,經驗和技能,涉及原料規格和加工標準,加工技術和私人所有的程序秘密,質量控制及其他用于工藝和生產的數據”。
我國臺灣在《營業秘密法》中把商業秘密定義為,是指“方法,技術、制程、配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于生產、銷售或經營的”,此外,在《以平交易法》中也下了定義。
我國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本法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和經營”。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所擬定的《發展中國家保護發明示范法》中把商業秘密定義為,“有關使用和適用工業技術的制造工藝和知識”,在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把商業秘密定義為:“未公開的,這些未公開的,應當具有保密性,并具有商業價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相對來說城中村安置房能買嗎
2021-03-04農村房子賣了拆遷補償款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投訴企業拖欠貨款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