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現實生活中存在問題
業委會沒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帶來諸多現實問題,不利于業主自治的管理模式的發展。
據報道,某小區業委會不滿物業公司上漲管理費,會議決定對小區實行自治,由業主委員會聘請物業主管、保安、保潔、設備維修以及代賬財會等必需人員。一年運行下來,和之前設想的一樣,物業費沒漲價,還余了很多錢。
實際運行情況證明業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在現實中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因為自治的小區業主委員會身份很尷尬,存在很多讓人困惑的問題。比如“自治”后的小區,業委會無權和工作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只簽一個簡單的用工協議;停車費要開發票的,稅務部門以“身份不符”拒絕提供發票,只能從其他物業公司買發票,但要多付手續費;在物業收入的錢款保管上,銀行開不了專用賬戶,只能以私人名義開設賬戶,錢款的安全性也存在隱患;這些問題之所以產生,歸根結底是由于業主委員會的性質和法律地位不明,使得業主自治在運行中取得成效的同時也遭遇了諸多尷尬。
建議賦予業委會民事主體資格
我們認為,業主委員會應該具備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根據《民法通則》和相關法律的規定,民事活動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業主委員會顯然不是自然人,而業主委員會在接受業主授權從事授權范圍內的行為時,其后果由業主承擔。
同時,依據《物權法》第75條第2款的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也就是說并沒有要求業主委員會需登記和備案。
所以,業主委員會不符合法人的構成條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規定,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對于業主委員會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關鍵的爭議點在于業主委員會是否有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財產。
我們認為,業主委員會的活動費用是從業主交納的物業管理費中提取的,雖然業主委員會對這部分費用沒有所有權,只是業主共有財產的使用人和代管人,正如國有企業對其經營的財產不享有所有權卻享有法律主體地位一樣,業主委員會對物業管理費享有獨立的支配管理權,理應獲得法律主體地位。
綜合前述分析,業主委員會應該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現在的問題是現行立法并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導致了實踐中意見不一,做法各異。所以,應該通過修改法律統一規定業主委員會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到律霸網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保與合同一起才算工齡嗎
2021-03-05回遷房補房款有期限嗎
2021-03-19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如何產生的
2020-12-25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