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公司、企業的破產制度和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權益。破產制度主要是指國家破產法所保護的破產秩序;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則主要是指財產權利。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假債務或者以其他方式轉移財產、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為。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必須實施了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其他轉移財產、處分財產的行為。隱匿財產,是指將公司、企業的資金、設備、產品、貨物等財產全部或部分予以隱瞞、轉移、藏匿。承擔虛構的債務是指:捏造、承認不真實或不存在的債務。“其他轉移、處分私分財產”,是指,《破產法》第三十五所規定的私分或者無償轉讓財產、非正常壓價出售財產、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以及放棄自己的債權等等行為。行為人只要實施了上述情形中任何一種轉移或處分財產的行為,就符合了這一客觀的行為要件。二是必須實施了虛假破產。即是債務人在未發生破產原因的情況下,通過抽逃、隱匿或轉移財產等手段,虛構偽造破產原因,申請宣告破產,以逃避債權人的追索,從而侵占他人財產的行為。這里的虛假破產是指,企業未達到破產界限,偽造破產原因,申請破產,而非真實破產。三是嚴重損害了債權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即必須是給債權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的行為,才構成本罪。這里的債權人是指因公司、企業舉債而與公司、企業形成債權債務關系的金融機構、公司、企業債券持有人以及經濟合同中享有債權的人等,“其他人”是指公司、企業的職工、國家稅收部門等等。以上三個客觀方面的要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由任何公司、企業構成。即根據《破產法》和《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具備法人資格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聯營企業和私人企業等都符合。
本罪的主體構罪要件。但是承擔刑事責任的只是犯罪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由故意構成。行為人必須具有損害債權人利益的直接故事。過失不構成本罪。在本罪的犯罪動機和目的方面往往是為了逃債。但犯罪目的和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做游戲手辦侵權嗎
2020-12-12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