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合同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不可以。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違約方一般是沒有解除合同的權利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如果繼續履行合同,違約方將面臨更大的損失,而守約方拒不行使解除權。那么法院應當根據違約方的請求判決解除合同。同時,守約方有權要求違約方賠償損失。
我國《合同法》九十四條規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盡管對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沒有明確,但結合民法理論其立法本意應作如下理解:
(一)在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當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
(二)在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只有約定享有解除權的合同當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權;
(三)在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均具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也就是合同雙方均可以成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
(四)因當事人一方違約行為,具體包括預期違約、遲延履行和根本違約等其他違約行為,導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只有守約方才享有合同解除權,也就是當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違約情形時,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合同解除權,不能直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若要解除合同,只能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對合同是否解除進行裁判。
二、行使合同解除權有什么方式
行使合同解除權的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法院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二是單方面通知對方解除合同,但如果對方不同意或者不愿意解除,還要通過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合同法》來說,只有滿足下面條件之一,當事人才允許解除合同:
1、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熟時;
2、當事人經協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7、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8、當事人一方主張解除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9、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違約方就算是有違約的行為,想要解除合同的話,被違約方依然可以追究對方違約的責任。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另一方面對這種情況應該要怎么樣去維權才好,可以來律霸網找尋法律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轉租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1-13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7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