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某的行為,公安機關以搶奪罪立案偵查和提出起訴意見,檢察機關以詐騙罪批捕但以搶劫罪起訴,法院以盜竊罪判處。
筆者認為,對劉某的行為定性,關鍵是要辯證地把案件有機地聯系起來看成一個整體,不要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劉某雖然用欺騙手段達到了使被害人林某自愿主動地將手機交給他的目的,但他畢竟還未實際占有該財物,這和因被害人基于對事實的認識錯誤而自愿交出財物使詐騙犯罪得逞的行為有本質上的區別。從規范的交易行為來看,林某的行為雖有不妥,但可以肯定,劉某不付清貨款,林某是不會讓其先拿走手機的,即使已取得,也是臨時的,并未脫離林某的控制。顯然,這不符合詐騙罪的特征。而搶奪罪,通常是行為人當著財物所有人或保管人的面,乘其不備,公開地奪取財物。被害人意識到財物遭受損失是在一瞬間。而本案的情況是,林某發現時,劉某已離開,雖然此后在劉某已逃出數十米時還是被林某發現,但此時畢竟劉某已以秘密手段完成了對手機的實際占有,林某已無法實際控制該財物。因此,劉某的公然逃走是在秘密竊取之后,故劉某的行為不符合搶奪罪的“公然奪取”的條件。至于林某追趕劉某時,劉某以“用石頭擲你”及“彎腰作撿物狀”抗拒抓捕,但實際上林某并未聽到劉某的威脅語言,而是基于店內的財物安全同時又追不上的原因,才放棄追趕回到店內報案的;再者,根據當時的情況,劉某的行為遠不足以對林某的人身構成威脅或造成傷害,故也不是轉化型搶劫犯罪。
筆者認為,劉某帶著欺騙得手的手機秘密逃走,和其在林某的店中任何一個地方秘密竊取手機逃走是一個道理。劉某的盜竊行為帶有欺騙性,其以欺騙的手段取得財物,以秘密的方法拿走財物,從而達到完全占有的目的,構成盜竊罪。劉某因戀人索要手機而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