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作為犯和不作為犯分別是什么
一、作為行為人以積極的身體活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法益侵害行為。其特征:
1,表現形式:積極的身體動作。
2,直接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范。注意:持有屬于作為,持有是對特定物品的實力支配、控制。屬于作為。刑法規定持有型犯罪,旨在禁止人們持有特定物品,而不是命令人們上繳特定物品。
二、不作為犯是指行為人在能夠履行自己應盡義務的情況下不履行該義務。
1種類:(1)真正不作為犯:刑法明文規定只能由不作為構成的犯罪。(如遺棄罪、不解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2)不真正不作為犯:作為犯與不作為犯的區分標準:是否負有法律要求履行的積極義務。如果有,不履行的,就屬于不作為犯作為犯與不作為犯除了行為方式存在差異之外,其他方面如罪過形式、犯罪停止形態等方面完全一致)。不作為犯,也可以由作為(如偷稅罪、遺棄罪)與不作為(遺棄罪)兩種方式。不作為實際上是相對于履行特定義務而言的,對特定的對象而言,人們沒有做什么。但是這不妨礙人們有其他的舉動。
2不作為犯的成立條件:(1)當為,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義務。(2)能為,行為人在當時有能力履行(3)不為,行為人沒有履行義務,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結果。也就是說,危害結果與不作為之間應當存在因果關系。例如,司機過失造成了交通事故,導致被害人頭蓋骨骨折,即使立即送往醫院也不能挽救生命,或者被害人將立即死亡時,即使司機沒有救助,也僅成立交通肇事罪,而不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3不作為犯的作為義務的根據:(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妻子自殺,丈夫不管的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但不適用于男女朋友之間)注意:"權利義務相一致",如果其他法律沒有規定義務,并不能成為刑法上的作為義務,或者說法律僅僅規定了義務沒有規定責任,也不能成為作為義務。例如,公民有扭送犯人的義務、公民發現火災有報警的義務。(2)職務、業務要求的義務,以及對危險源負有監管、控制義務而產生的作為義務。(如消防隊員對于火災的撲滅義務。(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保姆對小孩,照看精神病人的保姆。又比如,救生員對游泳的人的救助義務。(4)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例如,不慎將煙頭扔在地上,發現后不撿起,放任火災的發生。又如,甲帶小孩子游泳,小孩子溺水。先行行為是導致危險的行為,但這種危險一般認為是社會所不容許的危險,如果是社會所能容許的風險,則不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之來源。幾個朋友一起去吃飯,有人喝醉了,醉酒開車死亡,其他人并沒有救助的作為義務,因為成年人之間一起喝酒,有醉酒的風險是成年人本身所應考慮到的。同樣,張三、李四均是成年人,相約去游泳,即使乙溺水,張三也沒有救助的義務,張三不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一般認為,只要制造了危險,不問是否正當,都會成為作為義務的來源。但是,正當防衛行為造成法益處于危險狀態后不救助的,不成為不作為的義務來源。緊急避險人,對于遭受損害的無辜第三者具有作為義務。純粹道德上的義務不能成為不作為犯的義務來源。例如,見危不救不成立犯罪。《消防法》規定,任何人發現火災都必須立即報警。過路人甲發現火災后沒有及時報警,導致火災蔓延。
4先前的犯罪行為能否成為作為義務的發生根據行為人的犯罪行為導致某種法益處于危險狀態,沒有及時排除危險狀態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危害結果發生,此時,行為人對該危害結果的不作為應否單獨構成犯罪?
(1)刑法就加重結果已經作了特別規定的,依照刑法的規定。a,交通肇事后,造成被害人重傷,然后逃跑,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根據刑法的規定,僅成立交通肇事罪,適用較重的刑罰。b,故意傷害他人,致他人輕傷的,不對他人予以救助,由于得不到及時救助,造成重傷,成立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
(2)在刑法沒有就某種(故意、過失)犯罪行為規定為結果加重犯,也沒有規定發生某種嚴重結果而成立其他嚴重犯罪的情況下,如果先行為導致危險狀態后,不履行排除危險的義務而導致重結果的,成立重結果的故意犯。——即刑法對于造成重結果沒有規定,則認為成立重結果的故意犯。例如,甲過失行為造成乙輕傷,同時產生了生命危險,甲不履行救助義務,乙死亡。甲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刑法中的作為犯和不作為犯分別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拆遷房在未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字
2021-01-30小產權房拆遷有沒有補償嗎
2021-02-13【史少峰律師工作室】蘭州市拆遷安置房屋的購買風險
2021-01-06老舊房在拆遷時會有折舊費嗎
2021-02-20征地樹木賠償標準
2020-11-12房屋賠償標準
2020-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