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觀上為了犯罪
成立犯罪預備,要求行為人主觀上為了犯罪。從犯罪預備階段與犯罪實行階段的關系來看,這里的“為了犯罪”實際上是指為了實行犯罪,即為了實施犯罪的實行行為。為了犯罪,包括為了自己實行犯罪(理論上稱為自己預備罪)與為了他人實行犯罪(理論亡稱為他人預備罪);為了犯罪不是一種獨立的罪過,但表明行為人具有明確的犯罪故意,因為行為人在具體的犯罪故意支配下,才能為具體犯罪的實行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為了犯罪,表明行為人在具備犯罪故意的前提下,認識到自己的預備行為是為實行行為服務的,認識到預備行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起促進作用;為了犯罪,表明行為人在該心理支配下實施的行為是犯罪預備行為,因而與犯意的形成、犯意的表示具有本質區別。
(二)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預備行為是為犯罪的實行創造便利條件,以利于危害結果順利實現的行為,這種行為是整個犯罪行為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由于某種原因停頓下來,預備行為就會進一步發展為實行行為,從而導致危害結果發生。所以,預備行為已經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構成了威脅。另一方面,預備行為只是為實行行為創造便利條件,因而不可能直接造成實行行為所要造成的危害結果。
總的來說,預備行為是為實行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但刑法將預備行為規定為兩類,即準備工具與制造條件。準備工具事實上也是為實行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只因是最常見的預備行為,故刑法予以特別規定。準備工具,即準備實行犯罪的工具,主要表現為:購買某種物品作為犯罪工具,制造犯罪工具,改裝物品使之適應犯罪需要,租借他人物品作為犯罪工具,盜竊他人物品作為犯罪工具等。制造條件,是指除準備工具以外的一切為實行犯罪制造條件的預備行為,如調查犯罪場所與被害人行蹤,出發前往犯罪地點或者守候被害人的到來,誘騙被害人前往犯罪場所等等。
(三)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
犯罪預備必須在預備階段停頓下來,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未能著手實行犯罪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預備行為沒有完成,因而不可能著手實行犯罪;二是預備行為雖已完成,但由于某種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個人借款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12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3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