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限防衛權的構成條件,目前理論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主張的三個構成條件是:(1)針對的是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罪,主要是暴力犯罪;(2)防衛的主體是任何公民;(3)防衛人殺傷不法侵害人或損害其利益,仍是制止不法侵害的防衛行為。另一種觀點主張的三個條件是:(1)防衛的范圍必須是針對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2)防衛的時間必須是正在進行的不法暴力侵害;(3)防衛的對象必須是不法侵害者本人。這兩種觀點均存在著缺陷,僅僅在客觀方面考察無限防衛權的構成,而忽略了這種權利在主觀方面對防衛人的要求,違背了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均存在不足。筆者根據無限防衛權的概念及其特征,認為無限防衛權主要由以下四個前提條件構成:
1.行使無限防衛權的前提是必須有某種特定暴力犯罪存在。這類特定暴力犯罪主要包括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無限防衛權才能由可能的權利變為現實的權利。前提條件的不同是無限防衛權與一般正當防衛權最根本的區別。在防衛范圍上,前者比后者窄得多。認定“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一般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此類犯罪具有暴力性;二是其暴力強度與強奸、殺人、搶劫、綁架等暴力犯罪的強度大致相當;三是其犯罪緊迫程度是已經嚴重危及人身安全。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否則就不能對侵害人行使無限防衛權。
2.行使無限防衛權的時機必須是某種特定暴力犯罪正在進行。只有在這種特定暴力犯罪正在進行時,才有必要行使無限防衛權這一特殊救濟措施。如果沒有現實地發生某種特定暴力犯罪,或某種特定暴力犯罪已經實施,被損害人的損害已經無法挽回,則不必行使無限防衛權了。否則,將構成防衛不適時或假想防衛。特定暴力犯罪的實施時間是決定無限防衛權行使時間的決定因素。
3.行使無限防衛權的對象必須是針對不法暴力侵害者本人實施。只有反擊、抵制不法暴力侵害者本人、使其停止侵害行為或喪失侵害能力,才有可能達到無限防衛權有效行使的目的。因而,不法暴力侵害者本人始終是無限防衛行為所直接指向的目標。第三人不可能成為無限防衛行為所直接指向的目標。如果防衛行為損害了第三者的合法權益,防衛人不能以無限防衛權作為其免責理由。
4.行使無限防衛權的主觀要件是防衛人必須具有防衛合法權益的意圖。即指防衛人實施無限防衛行為時對其防衛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所應具備的一種以保護合法權益為目的的心理態度。它對認定是否享有無限防衛權起著決定作用。
此外,還存在一個舉證責任問題。筆者認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權的行使過程,仍然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在無過當防衛情況下,公安司法機關要全面收集證據。如果發現無過當之防衛的事實材料,應當據此認為無罪;但如果沒發現無過當防衛的事實材料,只有證明被告人故意殺人的事實材料,而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又提出無過當之防衛的辯護事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否則,不成立無過當之防衛。(江蘇省啟東市檢察院·徐-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治安拘留單位如何處理
2021-01-16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事實收養關系的解除
2020-12-06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