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忠誠協議是否可訴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是可訴的。
夫妻忠誠協議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前或者婚后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違反夫妻忠實義務時,過錯方按照約定給付對方若干財產或履行約定的協議。
夫妻忠誠協議具有如下特點:
1.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構成要素。夫妻忠誠協議符合《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生效要件,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符合婚姻法立法精神。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無論該條規定的夫妻忠實義務是道德義務還是法律義務,均不可否認法律對“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等違反夫妻忠實義務行為的規制。實現夫妻忠誠協議的內容只是手段,目的在于通過處罰過錯方挽救婚姻。
3.本質屬于附條件的協議。《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可見,我國婚姻法認可夫妻分別財產制。夫妻財產協議約定的財產給付內容以身份關系為前提,本不適用合同法的違約條款,但約定條件成就后的財產給付內容便轉化為債權債務關系。
綜上,夫妻忠誠財產協議意在通過簽訂協議、互相約束、設定責任等私力手段,在夫妻原有感情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進信任、互敬互愛并在約定條件成就時自愿接受懲罰。將財產“從左口袋放到右口袋”是夫妻約定財產制的延伸,在不起訴離婚時要求對方按照約定給付財產內容符合私法自治原則,亦可以達到提示、警醒過錯方,修復夫妻感情的目的。而民事訴權是國家賦予人民司法救濟的請求權,訴權是連接民事糾紛與訴訟程序的“橋梁”,目的在于使權利得到有效救濟,行使訴權的方式即行使起訴權。單獨訴請履行夫妻忠誠協議內容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條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婚內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可訴的,如果在婚內簽訂忠誠協議并不違反國家規定,也不違反雙方的意愿是有法律效力的,這個時候可以作為之后起訴的一個證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會計分錄是什么
2020-12-21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