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這一術語,在不同的學科,不同應用環境中,有不同的定義。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中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1]此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2]的定義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國際會計準則將商譽排除在外,而我國會計準則則包括商譽。但國際會計準則第22號——企業合并[3]中,對商譽的會計處理作了規定,也就是說國際會計準則實際上也認為商譽是可以確認的,美國正在修訂中的無形資產準則則將商譽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中將無形資產定義為:“特定主體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4]并且也將商譽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國際評估準則——國際評估指南四——無形資產》中的無形資產定義為:“無形資產是以其經濟特性而顯示其存在的一種資產,無形資產無具體的物理形態,但為其擁有者獲取了權益和特權,而且通常為其擁有者帶來收益。”[5]它也將商譽列作無形資產的一種。
在會計準則中,主要從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角度來界定無形資產。一般認為財務會計報告應提供會計主體各項資產的可用資源的信息,那么,對無形資產這一特定資產進行單獨計價就是必須的。但是,由于無形資產的未來效益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且缺乏活躍的市場,則可行的計量屬性應是歷史成本,或是根據一般購買力變動進行調整后的成本。這就要求必須要有交易或事項的發生,并且每項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單獨辨認,所以會計上單獨確認的單項無形資產必須是可辨認的。對于商譽,只能在企業整體轉讓時,也就是有交易發生且成本可以可靠計量時才可能確認。這樣,在國際評估準則中明確提到的關系類無形資產,如工作人員的組合,與顧客的關系等則不能作為無形資產在會計上單獨確認。這種關系類的無形資產是非契約性的,短期存在的,難以控制的,我國從謹慎的角度出發,在資產評估準則中將無形資產限定在長期發揮作用的范圍內,會計準則將無形資產也限定為長期資產,可以說都將關系類無形資產排除在外。理論上講,資產的價值在于其未來的經濟利益,有形資產的取得成本可認為是對該資產未來經濟利益流入的現值的現時估計。無形資產尤其是自創無形資產,由于其取得支出是長期的、不易確指的,會計上只把一小部分認定為取得成本,因此,取得成本與其未來的經濟利益是弱相關的。而會計上又是以取得成本來計量無形資產的,很多情況下是低估了無形資產。因此,借助于科學的無形資產評估,對會計確認的無形資產進行調整在理論上是必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