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企業有抽逃出資的嗎?
合伙企業也存在抽逃出資的行為,但是法律規定合伙人可以依法退伙,但股東不能隨意抽逃資金。
依據《合伙企業法》第四十六條 合伙協議未約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給合伙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伙,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第八十一條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對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發生的有限合伙企業債務,以其退伙時從有限合伙企業中取回的財產承擔責任。 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公司法》對于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的行為,不僅規定了相應股東的補繳責任及其他股東的連帶責任等民事責任;還規定了行政責任,即《公司法》第二百條:“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第二百零一條:“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亦規定了“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對公司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及抽逃出資的行為進行制裁。可以說,我國現行法律對于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的責任是有較完整規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這種違法行為起到了遏制作用。
在有限合伙企業里面,虛假出資或抽逃資金的也只有是有限合伙人,因為有限合伙人主要是以自己的資金作為自己入伙的保證,而普通合伙人是以自己的親自經營再加上自己的資金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合伙人承擔有限責任是有限合伙企業的關鍵,也是吸引投資之處,這一點與股東較為相似。就2006年修訂的《合伙企業法》來看,沒有直接規定有限合伙人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的責任,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應該參照上面公司法和刑法中的相關規定去追究相應的責任,以避免偏離了當初增加有限合伙企業的初衷。即其他合伙人可以要求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的有限合伙人補繳或返還,并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合伙企業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對其承擔違約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該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有限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按期足額繳納出資;未按期足額繳納的,應當承擔補繳義務,并對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虛假出資本身即是未足額繳納出資的表現之一,因此承擔補繳責任及違約責任,有了又一法律依據。而抽逃出資發生在合伙企業成立后,不屬于未足額繳納出資的情形,但抽逃出資本身是對合伙企業財產權的侵害,違反了《合伙企業法》關于“合伙人不得從事損害本合伙企業利益的活動”的規定,應定為違反法律,應將抽逃部分予返還。
,《合伙企業法》僅籠統地規定合伙人有出資義務和出資方式,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并沒有像公司法那樣規定合伙企業必須由全體合伙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認繳出資額(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和出資期限,這也是合伙企業與公司的顯著區別之一。只不過,在公司設立條件的習慣性思維之下,這種區別有些難以理解而已。
一般從事生產經營的組織體,成立之初都必須擁有一定的資金保證,即必須具有一定的資本金。這是它對外從事經營活動的財產基礎和保證,合伙企業也不例外。對于企業注冊資本金提出低限要求,是我國企業登記制度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擁有正常運營的資金,防止出現“皮包企業”,維護企業的資信能力,保護交易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而合伙企業由于本身承擔的是無限連帶責任,它已以合伙人的其他財產為企業資信提供了保證,而且從近年來的實際操作情況看,驗資形式和驗資報告的可信程度有限,注冊資本金很難真實反映企業真正的經濟實力和清償能力。另一方面,合伙企業是一種初級、原始的企業組織形式,它注重的是人合,對于資本的依賴程度不是很強,只要能保證經營的最低需要即可。因此,合伙企業法不規定最低注冊資本金,而由各合伙人根據實際協商確定出資,為更多的人,特別是一些有能力但一時缺少資金的人參與合伙經營創造了條件。
為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各地工商部門紛紛取消了個人經營、合伙企業出資限制,出資1元即可申報登記。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復員退伍軍人、殘疾人等申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受注冊資(本)金限制,并將此宣揚為一項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便民措施。
抽逃出資的行為一般在公司里面都是有出資人股東實施的,在合伙企業中,就是投資人實施的,屬于嚴重的侵權行為,相當于沒有履行出資義務,但是擁有了股東的身份或者是合伙人的身份,公司或者是企業的權益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構成抽逃出資罪判多少年
抽逃出資罪是怎么認定的
股東抽逃出資的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承包給個人清潔還需為承包人買五險嗎
2020-12-02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