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對勞動爭議仲裁所涉及的時效問題作簡單梳理,并就其中一些矛盾提出粗淺的解決方案。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概述
1.勞動仲裁時效的有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5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前款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以上是關于勞動仲裁時效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根據以上規定,勞動仲裁只設定了一個當事人提起申請的時效制度和仲裁委員會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申請時效的受理制度,這對一項處理爭議的程序而言顯然是不夠的。
2.勞動仲裁時效與訴訟時效的異同:
仲裁時效的性質雖與訴訟時效存在一致性,但由于在具體法律規定上略有不同,二者在適用上存在差異。
相同處:(1)都是指權利不行使并達到一定期間而喪失法律保護的制度。(2)都是指喪失勝訴權而未喪失訴權。(3)除斥期間屆滿后該項實體權利消滅(仲裁時效屆滿后,當事人雖仍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但其于仲裁部門的實體權利消滅)。
不同處:(1)仲裁時效固定為60日;訴訟時效則包含普通訴訟時效、特殊訴訟時效和最長訴訟時效,不同的時效期間各不相同。(2)仲裁時效中未規定時效中止、中斷的條件,訴訟時效明確規定了時效中止、中斷的條件。(3)仲裁委員會可依據審查結果主動適用時效規定,人民法院則非依義務人主張,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4)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還應當受理,即仲裁時效為可變期間。而訴訟的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延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發生車禍之后是否可以和解
2020-11-25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