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擴大國際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允許外國公司、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或個人(以下簡稱外國合營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經中國政府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它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合營者)共同舉辦合營企業。
第二條 中國政府依法保護外國合營者按照經中國政府批準的協議、合同、章程在合營企業的投資、應分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
合營企業的一切活動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令和有關條例規定。
第三條 合營各方簽訂的合營協議、合同、章程,應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應在三個月內決定批準或不批準。合營企業經批準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領取營業執照,開始營業。
第四條 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在合營企業的注冊資本中,外國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一般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合營各方按注冊資本比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及虧損。
合營者的注冊資本如果轉讓必須經合營各方同意。
第五條 合營企業各方可以現金、實物、工業產權等進行投資。
外國合營者作為投資的技術和設備,必須確實是適合我國需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如果有意以落后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欺騙,造成損失的,應賠償損失。
中國合營者的投資可包括為合營企業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如果場地使用權未作為中國合營者投資的一部分,合營企業應向中國政府繳納使用費。
上述各項投資應在合營企業的合同和章程中加以規定,其價格(場地除外)由合營各方評議商定。
第六條 合營企業設董事會,其人數組成由合營各方協商,在合同、章程中確定,并由合營各方委派和撤換。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由中國合營者擔任;副董事長一人或二人,由外國合營者擔任。董事會處理重大問題,由合營各方根據平等互利原則協商決定。
董事會的職權是按合營企業章程規定,討論決定合營企業的一切重大問題:企業發展規劃、生產經營活動方案、收支預算、利潤分配、勞動工資計劃、停業,以及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總會計師、審計師的任命或聘請及其職權和待遇等。
正副總經理(或正副廠長)由合營各方分別擔任。
合營企業職工的雇用、解雇,依法由合營各方的協議、合同規定。
第七條 合營企業獲得的毛利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規定繳納合營企業所得稅后,扣除合營企業章程規定的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凈利潤根據合營各方注冊資本的比例進行分配。
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合營企業開始獲利的頭兩年至三年可申請減免所得稅。
外國合營者將分得的凈利潤用于在中國境內再投資時,可申請退還已繳納的部分所得稅。
第八條 合營企業應在中國銀行或者經中國銀行同意的銀行開戶。
合營企業的有關外匯事宜,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辦理。
合營企業在其經營活動中,可直接向外國銀行籌措資金。
合營企業的各項保險應向中國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九條 合營企業生產經營計劃,應報主管部門備案,并通過經濟合同方式執行。
合營企業所需原材料、燃料、配套件等,應盡先在中國購買,也可由合營企業自籌外匯,直接在國際市場上購買。
鼓勵合營企業向中國境外銷售產品。出口產品可由合營企業直接或與其有關的委托機構向國外市場出售,也可通過中國的外貿機構出售。合營企業產品也可在中國市場銷售。
合營企業需要時可在中國境外設立分支機構。
第十條 外國合營者在履行法律和協議、合同規定的義務后分得的凈利潤,在合營企業期滿或者中止時所分得的資金以及其它資金,可按合營企業合同規定的貨幣,通過中國銀行按外匯管理條例匯往國外。
鼓勵外國合營者將可匯出的外匯存入中國銀行。
第十一條 合營企業的外籍職工的工資收入和其它正當收入,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后,可通過中國銀行按外匯管理條例匯往國外。
第十二條 合營企業合同期限,可按不同行業、不同情況,由合營各方商定。合營企業合同期滿后,如各方同意并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批準,可延長期限。延長合同期限的申請,應在合同期滿六個月前提出。
第十三條 合營企業合同期滿前,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批準,并向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可提前終止合同。如果因違反合同而造成損失的,應由違反合同的一方承擔經濟責任。
第十四條 合營各方發生糾紛,董事會不能協商解決時,由中國仲裁機構進行調解或仲裁,也可由合營各方協議在其它仲裁機構仲裁。
第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本法修改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深化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7-08-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使用暫行辦法
1996-08-10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