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城鎮園林綠化條例
(第9號)
(1994年9月23日??谑械谑粚萌嗣翊泶髸瘴瘑T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2009年8月26日??谑械谑膶萌嗣翊泶髸瘴瘑T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 2009年9月25日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批準 2009年12月23日??谑械谑膶萌嗣翊泶髸瘴瘑T會公告第9號公布 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城鎮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改善城鎮生態環境,根據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和《海南省城鎮園林綠化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園林綠化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市城鎮規劃區范圍內的森林、林木、林地管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林業法律、法規的規定。
古樹名木和古樹后續資源的管理,適用《??谑泄艠涿颈Wo管理規定》。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城鎮園林綠化,是指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植樹、種草、栽花、育苗,興建和保護、管理各類綠地及其設施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城鎮綠地,是指城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和風景林地。
第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園林綠化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公共綠地建設和養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五條 城鎮園林綠化實行統一規劃,分級建設、保護和管理。
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園林綠化工作。
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根據本條例和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承擔本市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園林綠化的具體工作。
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在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下,負責本轄區職責范圍內的園林綠化工作。區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根據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授權,承擔本轄區園林綠化的具體工作。
在城鎮規劃區范圍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綠化工作,依照其規定執行。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全民義務植樹和經常性綠化的組織工作。
發改、財政、規劃、林業、土地、建設、水務、交通、旅游、民政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同做好城鎮園林綠化工作。
第六條 城鎮園林綠化應當堅持生態、景觀、文化統一協調和節約資源的原則,合理布局,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
城鎮園林綠化應當充分利用本市熱帶濱海資源和歷史文化遺址等自然、人文條件,突出以椰子樹為基調的熱帶植物景觀,形成以遮蔭喬木為主體、多種植物合理配置的種植結構。
第七條 城鎮園林綠化應當加強科學研究,保護植物多樣性,鼓勵選育(種)適應本市自然條件的植物,推廣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提高園林綠化的科技和藝術水平。
第八條 單位和有勞動能力的適齡公民應當積極參加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履行綠化城鎮和保護綠化的義務。
鼓勵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創建園林單位和優質園林工程活動,推動城鎮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
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自建、捐贈(資)、認養、植樹紀念等形式,參與園林綠化的建設、保護和管理。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的公園綠地,可以根據其意愿命名,捐資、認養、植樹紀念的林木,可以設置標志牌。
鼓勵居民在其私人庭院內植樹種草,綠化環境。城鎮居民在其私人庭院內植樹,可以自主選擇、更新樹種,但不得危及公共安全和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損毀樹木、破壞綠地及綠化設施的行為進行舉報和制止。
在城鎮園林綠化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市、區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九條 城市總體規劃應當安排與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需要相適應的綠化用地面積。
第十條 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綠地系統規劃,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綠地系統規劃應當明確本市園林綠化目標、規劃布局、各類綠地的面積和控制原則,重點加強道路和鐵路兩側、海邊、江(河)邊、湖邊及城區周邊綠化帶的建設;預留服務半徑500米、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綠地。
本市綠地指標應當達到或超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的各項標準。其中,城市建成區綠地率不得低于38%,綠化覆蓋率不得低于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得低于12平方米,生產綠地面積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區總面積的2%。
綠地系統規劃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規劃編制單位進行編制。報批前,應當組織專家評審,并向社會公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第十一條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綠地系統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綠地和規劃確定的公共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地和城市主要道路、鐵路、公路、江河湖泊管理范圍沿線綠地以及其他景觀、生態保護需要控制的區域,劃定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以下簡稱綠線)。依法劃定的綠線應當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綠線內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進行與園林綠化不相關的建設。
本市城市綠線的管理,按照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市、區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組織編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根據城鎮總體規劃,按照不同用地的類別,規定綠地率控制指標。
歷史文化街區、舊城區等需要特別控制的區域的綠地率控制指標,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規定。
市、區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建設單位在組織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時,應當根據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綠地布局,劃定綠地界線。無需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建筑設計方案中明確綠地布局,劃定綠地界線。
第十三條 新建建設項目的綠地率,應當達到下列標準:
(一)市政公用設施齊全、布局完整、環境良好、以低層住宅為主的一類居住用地不得低于45%;市政公用設施齊全、布局完整、環境較好,以中高層住宅為主的二類居住用地不得低于40%;
(二)旅游度假酒店不得低于45%;
(三)工業園區不得低于20%;
(四)城鎮主干道綠地率不得低于30%,次干道不得低于20%;
(五)其他新建建設項目的綠地率按照《海南省城鎮園林綠化條例》的規定或者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定的指標執行。
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的綠地率可以比照前款規定的綠地率標準降低5%。
第十四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綠地率標準審批建設工程項目。
下列建設工程項目綠地率無法達到規定標準又確需進行建設的,經批準可適當降低綠地率,但不得低于標準的80%:
(一)舊城改造工程項目;
(二)政府拆遷安置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工程項目;
(三)學校、醫院、商業網點工程項目;
(四)其他有特殊原因確需降低綠地率進行建設的工程項目。
前款規定的情形,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審批:
(一)建設工程項目綠地率比規定標準降低5%以下的,由建設單位或個人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征求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后作出審核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二)建設工程項目綠地率比規定標準降低5%以上的,由建設單位或個人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征求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向社會公示,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評審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不足的綠地面積,建設單位或個人應當按省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向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繳納綠化補建費,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規劃異地補建。
第十五條 市、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現有城鎮綠地和規劃綠地的數據庫,實施綠地數據的動態管理,并向社會開放,方便單位和個人查詢。
第十六條 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應當會同規劃、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專門的區域,作為紀念林、志愿林等林木的種植場所,并會同旅游、民政等主管部門組織市民、游客或單位種植紀念樹、志愿樹以及捐贈、認養等活動。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對市民、游客或單位種植的紀念樹、志愿樹以及捐贈、認養的樹木應當加強養護和管理,并可以根據種植者的意愿設置標志牌。
市民、游客也可以自行到有關管理機構劃定的專門區域種植紀念樹或志愿樹,并設置標志牌。
第十七條 城鎮園林綠化建設項目,應當選用適合本地自然條件的植物,采用本地喬木樹種的比例應當占該項目綠地喬木樹種總量的70%以上;喬灌木覆蓋率應當占綠地總面積的70%以上,其中喬木覆蓋率不低于60%。
城鎮行道樹應當選用遮蔭效果良好,抗風性、抗病性、抗旱性強,胸徑不小于10厘米的樹種。人行道的喬木覆蓋率不得低于80%。
地面停車場的喬木覆蓋率不得低于70%。
街道綠化建設應當注重遮蔭防塵、減弱噪聲、裝飾街景、美化市容。沿海及河岸邊應當營造綠化防護林帶或風景林帶,注重防風、防潮、防汛和防止水土流失。
第十八條 鼓勵發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橋梁綠化和綠蔭停車場等多種綠化形式。其中綠蔭停車場可折算建設項目的綠地面積,折算辦法按照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從事城鎮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資質和資格證書,接受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
城鎮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應當委托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承擔。
第二十條 各類建設項目附屬的綠化工程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規劃、設計,并安排施工。各類建設項目附屬的綠化工程的設計,由市、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方可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市、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在建綠化工程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違反設計的建設行為。
第二十一條 各類建設項目附屬的綠化工程竣工后,組織該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的單位,應當通知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參加驗收。建設單位應當在驗收合格之日起的15個工作日內將建設項目附屬的綠化工程的竣工驗收資料報送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
第三章 保護和管理
第二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城鎮綠地和綠化規劃用地的使用性質,不得改變綠化規劃用地的地形、地貌、水體和植被。建成的綠地不得擅自改變綠地用途。
第二十三條 禁止非法占用城鎮綠地,已被占用的應當限期歸還。
第二十四條 因城鎮建設或者其他特殊需要臨時占用城鎮綠地的,須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繳納臨時占用綠地補償費,并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臨時占用綠地補償費專門用于綠化建設、養護和管理。臨時占用期滿后,占用單位應當及時清場退地,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恢復原狀。
臨時占用綠地造成相關設施損壞的,臨時占用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臨時占用綠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確因建設需要延長的,應當辦理延期手續,延期最長不超過一年。
第二十五條 申請臨時占用城鎮綠地的,按照下列規定審批:
(一)占用綠地500平方米以下的(公園綠地除外),由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占用公園綠地或者其他綠地500平方米以上2000平方米以下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三)占用綠地(含公園綠地)2000平方米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 嚴格限制移植樹木。因城市建設需要或者嚴重影響居住安全確需移植樹木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報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前,應當將移植原因和株數在移植現場公示,接受公眾監督;現場公示的時間,應當不少于5個工作日;必要時,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或者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公眾意見。
移植樹木應當按照有關技術規范操作,加強養護管理,確保樹木成活。
第二十七條 在單位附屬綠地范圍內申請就地移植樹木的,按照下列規定審批:
(一)一處一次移植50株以下的,由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一處一次移植50株以上100株以下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一處一次移植100株以上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作出審查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八條 申請移植公共綠地內的樹木、市政行道樹的,按照下列規定審批:
(一)一處一次移植100株以下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二)一處一次移植100株以上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作出審查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嚴格限制砍伐樹木。樹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砍伐:
(一)已經死亡的;
(二)危及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的;
(三)妨礙交通或者危及市政及其他設施安全的;
(四)發生檢疫性病蟲害或者其他嚴重病蟲害的;
(五)因撫育或者更新改造需要且無移植價值的;
(六)建設工程項目用地范圍內無法保留且無移植價值的;
(七)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三十條 申請砍伐樹木的,按照下列規定審批:
(一)一處一次砍伐50株以下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二)一處一次砍伐50株以上, 100株以下的,由市人民政府批準,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一處一次砍伐100株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或報批前,應當將砍伐原因和株數在砍伐現場公示,接受公眾監督;現場公示的時間,應當不少于5個工作日;必要時,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或者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公眾意見。
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對施工現場內的樹木、綠地以及綠化設施等進行嚴格保護,不得損壞。
第三十二條 禁止下列損壞城市綠化及其設施的行為:
(一)偷盜、踐踏、損毀樹木花草;
(二)擅自在樹木上懸掛或者張貼廣告;
(三)在綠地內傾倒垃圾、有害廢渣廢水、油類或者堆放雜物;
(四)在綠地內建設建筑物和構筑物;
(五)在綠地內取土或者焚燒;
(六)違反規劃在綠地內設置各類攤點;
(七)損壞座凳、雕塑、護欄、噴灌等園林設施;
(八)其他危害綠化或者綠化設施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居住區內的樹木生長影響居民采光、通風和居住安全,居民提出修剪請求的,綠地養護管理單位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組織修剪。
電力、電訊、建筑、煤氣、市政、交通等管理部門因施工、維護管線安全使用或者保證道路交通安全等原因需要修剪樹木的,可以向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或者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修剪請求,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或者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5 個工作日內組織修剪。
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樹木傾倒危及公共安全的,有關單位可以先行修剪樹木或者采取其他處理措施,但應當在24小時內向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綠地養護管理單位報告。采取砍伐、移植處理措施的,應當在3 個工作日內向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補辦審批手續。
第三十四條 綠地養護管理按照下列規定分工負責:
(一)政府投資或者發動群眾義務勞動建設的城鎮各類綠地,由市、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養護管理;
(二)單位或者個人投資建設的綠地,由單位或者個人負責養護管理;
(三)新建居住區的綠地,由業主或者業主委托的物業服務企業負責養護管理;
(四)居民、村民在自家庭院種植的樹木花草,歸種植人所有,并由其養護管理;
(五)樹木權屬有協議的,按照協議執行。
前款規定以外的綠地,由市、區人民政府依法確定養護管理單位。
第三十五條 城鎮綠地提倡建設和養護分離的管理模式,其養護作業可以進行市場化運作。
綠地建設和養護責任單位應當按照城鎮綠化建設和養護管理技術規范進行建設和養護管理。樹木、灌木、地被植物受損或死亡的,由養護責任人及時修護、補種或者更換。
第三十六條 市、區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綠地養護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城鎮綠化的養護、檢查、監督和管理,保持樹木花草繁茂和綠化設施完好。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的規定,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時未達到核定的綠化標準的,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仍未達到核定綠化標準的,按照不足綠地面積數處以每平方米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并按照本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向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補繳綠化補建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未取得相應資質,擅自從事園林綠化設計、施工和監理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設計、施工和監理,沒收違法所得,并可以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出租、出借、出賣資質證書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或者提請吊銷其資質證書。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竣工驗收資料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補報;逾期不補報的,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規定,擅自改變綠地使用性質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退出,恢復綠化用地,并按每平方米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不能恢復綠化用地,或者造成綠化功能損失的,處以應繳綠化補償費2倍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三十一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非法占用城鎮綠地的,或者雖經批準臨時占用綠地但逾期未退還的,責令限期退還,并按臨時占用綠地補償費的2至3倍處以罰款;
(二)損毀、破壞城鎮綠地的,除賠償損失外,并處以損失價值3倍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擅自移植樹木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處以該樹木價值3倍的罰款;造成移植樹木死亡的,處以該樹木價值4倍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規定擅自砍伐樹木的,由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處以該樹木價值5倍的罰款,并在原地補種?;钕嗤瑪盗康臉淠尽?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侵害;造成危害后果的,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一)踐踏、損毀樹木花草的,處以該樹木花草價值3倍的罰款;
(二)偷盜樹木花草的,處以該樹木花草價值3倍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三)擅自在樹木上懸掛或者張貼廣告的,責令自行摘除或者消除廣告,每處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罰款;
(四)在綠地內傾倒垃圾、有害廢渣廢水、油類或者堆放雜物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五)在綠地內擅自建設建筑物和構筑物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六)在綠地內取土或者焚燒的,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七)違反規劃在綠地內設置各類攤點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八)損壞城鎮園林綠化設施的,處以該設施價值3倍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擅自修剪樹木的,或者未在規定時間內向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綠地養護管理單位報告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可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采取砍伐、移植處理措施未按照規定補辦審批手續的,按照本條例擅自砍伐、移植樹木的規定處罰;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綠地植物受損或死亡,建設和養護責任人未及時修護、補種或者更換的,由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4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故意破壞城鎮園林綠化及其設施,或者拒絕、阻礙、圍攻、毆打園林綠化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未組織編制綠地系統規劃的,或者未將綠地系統規劃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由市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有關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有關行政管理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區人民政府或者監察機關依據職權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劃定和管理本市城市綠線的;
(二)超越職權或者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核發行政許可證的;
(三)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核發行政許可證的;
(四)在批準移植、砍伐樹木前未按照規定在現場公示原因和數量的;
(五)對在建的綠化工程未加強監督檢查,未及時糾正違反設計的建設行為的;
(六)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接到舉報后不依法處理的;
(七)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八)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五十條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違反本條例規定審批建設項目的,由所在單位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五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覆蓋面積占城鎮面積的比率。
第五十二條 本條例所稱城市建成區綠地率,是指城市建成區各類綠地(含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林地等六類)總面積占城市建成區面積的比率;建設項目綠地率是指該項目的綠地面積占該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率。
本條例所稱綠地的含義:
(一)公共綠地:指公園、動物園、游園、陵園、風景名勝區和綠化廣場、街道綠地、河岸綠地等;
(二)居住區綠地:指居住區管界內的公用綠地、宅旁綠地、公共建筑附設綠地、別墅庭院綠地和道路綠地等;
(三)單位附屬綠地:指機關、學校、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管界內的綠化用地;
(四)生產綠地:指為園林綠化提供苗木、花草、種子的苗圃用地;
(五)防護綠地:指用于隔離、衛生、安全、護堤、護岸、護路及城市環境保護等防護目的的綠地;
(六)風景林地:指依托自然地貌,美化和改善城市環境的林地。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具體應用問題由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
第五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逗?谑谐鞘芯G化條例》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1980-09-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