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法釋義:第六章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對公證機構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公證員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并可以給予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停止執業的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公證法釋義:第七章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定,辦理公證。 【釋義】 本條是關于我國駐外使(領)館辦理公證事務的規定。 一、由駐外使(領)館辦理公證的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指我國派駐外國...
公證法釋義:第五章
第五章 公證效力 第三十六條 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證證據力問題的規定。 證據力是指不同證據之間對證明案件事實所起的作用的大小。所有證據都具有證明案件事實的作用,但證...
公證法釋義:第四章
第四章 公證程序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 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提出;申請辦理涉及不動產的委托、聲明、贈與、遺囑的公證,可以適用前款規定。 【釋義】 本條...
公證法釋義:第三章
第三章 公證員 第十六條 公證員是符合本法規定的條件,在公證機構從事公證業務的執業人員。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證員概念的概括性規定。 所謂執業人員,是指取得執業資格并在特定的行業、機構從事與該執業資格相符合的工作的專業人員。1995年,我國開始實行執業資格制度。執業資格制...
公證法釋義:第二章
第二章 公證機構 第六條 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證機構性質的規定。 一、公證機構的法定性 (一)本條規定“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依法設立是指公證機構必須依據公證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設立。未依...
公證法釋義:第一章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公證活動,保障公證機構和公證員依法履行職責,預防糾紛,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公證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一、公證制度的起源、發展 公證歷史與證據歷史相伴而行,它是伴隨著對法律保障的需要出現的,...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