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釋義:第3條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釋義】 對于民事訴訟法的適用范圍,我國還有哪些特別性規定? 由于海事案件的特殊性及專業性,我國專門制定了《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在我國領域內發生...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30條
第三十條 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釋義】 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是指因車輛、船舶或者航空器的所有人或管理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的事故。如火車相撞、脫軌;汽車傾覆,...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48條
第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釋義】 審判...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1條
第六十一條 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關聯法規】 《律師法》第30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代理人查閱民事案件材料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53條
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4條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釋義】 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應當對自己...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60條
第六十條 訴訟代理人的權限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釋義】 代理權的變更,是指委托訴訟代理人取得訴訟代理后,訴訟過程中, 委托人基于一定原因,擴大原來的訴訟代理權或者縮小原來的訴訟代理權。 代理權的解除,是指在委托訴...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99條
第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釋義】 本條是關于訴訟保全措施復議權的規定。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申請都要求符合一定的法律條件才能夠獲得法院支持。法院在依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事實材料的情況下,進行認真的審查,對...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91條
第九十一條 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釋義】 本條是關于調解失敗后的措施的規定。調解是法院在征得雙方同意,根據自愿合法原則在訴訟過程中進行的,旨在在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解決糾紛的機制。在調解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的意思得到更大程度的...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92條
第九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
民事訴訟法釋義:第88條
第八十八條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愿,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1-10、12條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7條
第十七條 【刑事司法協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25、326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3...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39條
第三十九條 【被告人拒絕與變更辯護】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被告人拒絕辯護人辯護和更換辯護人的規定。 辯護人是受被告人委托而承擔辯護義務的,如果被告人認為辯護人的辯護對自己不利或者是違背了自己的意...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24條
第二十四條 【地域管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地域管轄的規定。 一般情況下,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這里說的犯罪地,包括犯罪預備地、犯罪行為發生地、犯...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63條
第六十三條 【扭送】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公民扭送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32條
第一百三十二條 【自偵案件中的拘留、逮捕】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檢察院作出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77條
第一百七十七條 【簡易程序的程序簡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關于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法庭辯論程序規定的限制。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后陳述意見。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簡易程序的程序簡化的規定。 簡易程序是為了簡化辦案程序,提高...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82條
第一百八十二條 【公訴案件被害人的請求抗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關聯法規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92條
第一百九十二條 【重審程序】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對于重新審判后的判決,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一百八十二條的規定可以上訴、抗訴。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84條
第一百八十四條 【上訴的程序】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
刑事訴訟法釋義:第221條
第二百二十一條 【新罪、漏罪的追訴及減刑、假釋】罪犯在服刑期間又犯罪的,或者發現了判決的時候所沒有發現的罪行,由執行機關移送人民檢察院處理。 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執行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應當依法予以減刑、假釋的時候,由執行機關提出建議書,報請人民法院...
仲裁法釋義:第一章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本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仲裁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承認和采用的解決爭議的有效方式。從字義上詮釋,“仲”表示地位居中,“裁”表示衡量、判斷...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時公正解決勞動爭議
12月29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李援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其進行了解讀,稱這次立法在及時、公正解決勞動爭議,給勞動爭議當事人雙方提供方便和快捷的處理機制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 李援表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釋義:第15條
第十五條 【申請仲裁】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關聯法規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11條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釋義:第5條
第五條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條文注釋 ...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釋義:第42條
第四十二條 【仲裁庭調解】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釋義:第37條
第三十七條 【鑒定】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機構鑒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無法達成約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機構鑒定。 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鑒定機構應當派鑒定人參加開庭。當事人經仲裁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提問。 條文注釋 勞...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釋義:第24條
第二十三條 【證據保全的申請程序與擔保】當事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不得遲于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保全證據的,依照其規定辦理。 條文注釋 本條為當事人申請證據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釋義:第67條
第六十七條 【調解與和解中自認的效力】在訴訟中,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 條文注釋 本條是調解或和解中的自認不具有證據效力的規定。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對于己不利的某些事實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釋義:第76條
第七十六條 【當事人陳述的證明力】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只有本人陳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關證據的,其主張不予支持。但對方當事人認可的除外。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當事人未能就其主張提出證據加以證明時,其陳述的證明效力的規定,該條文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若干問題的規定》第...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18修訂)
2018-10-26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