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釋義】
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應當對自己主張的事實舉證,不能舉證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主張的事實不能成立的后果甚至敗訴后果。如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說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不能證明合同義務已經履行,則要承擔義務未履行的責任。
本條是關于舉證責任的規定。舉證責任在相關的法律和司法解釋中都有規定,在沒有規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有確定舉證責任承擔的權力。確定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和依據是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并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依照本條規定,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應當主動調查收集。對于何為“審理案件需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作了明確的規定,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一是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二是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除了以上兩種情形外,其他任何情形,法院不得主動調查收集證據。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1-7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1-4、21-30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9-12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10-31)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2000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修訂)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2012-1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