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二條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草原規劃、保護、建設。利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 【釋義】本條是對本法適用范圍及草原定義的規定。 一、法律的適用范圍,也稱法律的效力范圍,包括法律的時間效力,即法律從什么時候開始發生效力和什么時候失效;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三條
第三條 國家對草原實行科學規劃、全面保護、重點建設、合理利用的方針,促進草原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釋義】本條是關于草原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的規定。這是這次修改草原法新增加的內容。 一、草原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貫穿于本法并作為草原工作的指導思想,也是草原...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條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的管理,將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的宣傳教育。 【釋義】本條是關于各級政府草原管理法定職責的規定,并明確應將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加...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十一條
第十一條 依法確定給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經濟組織等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草原,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核發使用權證,確認草原使用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草原,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并負責保護管理。 集體所有的草原,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核發所有權證.確認草原所有權。 依法改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十八條
第十八條 編制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遵循下列原則: (-)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草原的可持續利用; (二)以現有草原為基礎,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類指導; 〔三)保護為主、加強建設、分批改良、合理利用; (四)生態效益、經濟效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六條
第六條 國家鼓勵與支持開展草原保護、建設、利用和監測方面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和先進成果,培養科學技術人才。 【釋義】本條是關于鼓勵與支持開展草原科學研究,推廣先進技術和成果,培養科技人才的規定。 在草原法中作出這項規定,目的是以法律的形式有力地推動關于草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培...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十五條
第十五條 草原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可以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依法轉讓。 草原承包經營權轉讓的受讓方必須具有從事畜牧業生產的能力,并應當履行保護、建設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草原的義務。 草原承包經營權轉讓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承包方與受讓方在轉讓合同中約定的轉讓期限,不得超過原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三十條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進行火情監測,防火物資儲備、防火隔離帶等草原防火設施的建設,確保防火需要。 【釋義】本條是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進行草原防火設施建設的規定。 草原火情監測首先是根據降水量、溫度、相對濕度、風級和干旱等氣象條件,對草原火災進行預測預報。當出現高溫、連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三十一條
第三十一條 對退化、沙化、鹽堿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草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劃定治理區,組織專項治理。 大規模的草原綜合治理,列入國家國土整治計劃。 【釋義】本條共設兩款,是對退化、沙化、鹽堿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草原實行專項治理的規定。 目前,我...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三十九條
第三十九條 因建設征用集體所有的草原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給予補償;因建設使用國家所有的草原的,應當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對草原承包經營者給予補償。 因建設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應當交納草原植被恢復費。草原植被恢復費專款專用,由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用于恢復草原植被,...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草原生產、生態監測預警系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對草原的面積、等級、植被構成、生產能力、自然災害、生物災害等草原基本狀況實行動態監測,及時為本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動態監測和預警信息服務。 【釋義】本條是關于建立草原監測預警系統的規定。 一、草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三十四條
第三十四條 牧區的草原承包經營者應當實行劃區輪牧,合理配置有群,均衡利用草原。 【釋義】本條是對牧區的草原承包經營者履行均衡利用草原義務的規定。 我國牧區集中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甘肅以及黑龍江、吉林、河北、遼寧、寧夏、山西等省(區),有牧業公(旗〕12O個,草原面積...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十條
第四十條 需要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臨時占用草原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并不得在臨時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占用期滿,用地單位必須恢復草原植被并及時退還。 【釋義】本條是關于臨時占用草原的規定。 臨時占用草原是指因工程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二十六條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增加草原建設的投入,支持草原建設。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草原,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保護草原投資建設者的合法權益。 【釋義】本條共設兩款。是對政府加強草原建設投入的強制性規定和建立草原多元投資渠道的鼓勵性規定。 從改革開放至今,國家對草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十一條
第四十一條 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使用草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修筑其他工程,需要將草原轉為非畜牧業生產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前款所稱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是指: (一)生產、貯存草種和飼...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七條 國家鼓勵與支持人工草地建設、天然草原改良和飼草飼料基地建設.穩定和提高草原生產能力。 【釋義】本條是國家鼓勵和支持人工在草地建設、天然草原改良和飼草飼料基地建設的規定。 人工草地是指根據牧草的生物學、生態學和群落結構的特點,有計劃地、因地制宜地種植多年生或一年生的優質高產牧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十八條
第四十八條 國家支持依法實行退耕還草和禁牧、休牧。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對在國務院批準規劃范圍內實施退耕還草的農牧民,按照國家規定給予糧食、現金、草種費補助。退耕還草完成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核實登記,依法履行土地用途變更手續,發放草原權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五十一條
第五十一條 在草原上種植牧草或者飼料作物,應當符合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防止草原沙化和水土流失。 【釋義】本條是關于在草原上種植牧草飼料作物的規定。 在草原上種植牧草或者飼料作物,主要是用于補充天然草原的不足。我國大部分草原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三十七條
第三十七條 遇到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的,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由雙方協商解決;需要跨縣臨時調劑使用草原的,由有關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組織協商解決。 【釋義】本條是對遇到自然災害等情況而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的原則、程序的規定。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十三條
第四十三條 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有關規定在下列地區建立草原自然保護區: (一)具有代表性的草原類型; (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分布區; (三)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和經濟科研價值的草原。 【釋義】本條是對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五十三條
第五十三條 草原防火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草原防火責任制,規定草原防火期,制定草原防火撲火預案,切實做好草原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 【釋義】本條是關于我國草原防火工作的規定。 我國是世界上發生草原火災比較嚴重的國家。建國以來,僅牧區就發生草原火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十四條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草原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和種質資源的保護、管理。 【釋義】本條是關于加強草原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和種植資源保護、管理的規定。 該條款明確規定了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保護、管理草原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和種質資源的責任,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對我國野生植物資源基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五十九條
第五十九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草原監督檢查人員的監督檢查工作應當給予支持、配合,不得拒絕或者阻礙草原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 草原監督檢查人員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應當向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出示執法證件。 【釋義】本條是關于有關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拒絕或者阻礙草原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和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四十五條
第四十五條 國家對草原實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草原載畜量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定期核定草原載畜量。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載過牧。 【釋義】本條是關于實行草畜平衡制度、防止超載過牧的規定。 草畜...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五十六條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和草原面積較大的省、自治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設立草原監督管理機構,負責草原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草原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和草原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草原監督檢查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六十二條
第六十二條 截留、挪用草原改良、人工種草和草種生產資金或者草原植被恢復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釋義】本條是關于截留、挪用草原改良、人工種草和草種生產資金或者草原植被恢復費所應承擔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是此次修訂草原法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七十一條
第七十一條 在臨時占用的草原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強制拆除,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臨時占用草原,占用期屆滿,用地單位不予恢復草原植被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恢復;逾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七十四條
第七十四條 本法第二條第二款中所稱的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不包括城鎮草地。 【釋義】本條是對本法所稱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的定義規定。 這條規定對草原作出了明確具體的界定,也同時使本法的適用范圍有了適應現實情況的明確界定。 草原既是發展畜牧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釋義:第七十五條
第七十五條 本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釋義】本條是對本法生效日期的規定。 一、法律的生效日期,是指一部法律制定出來以后從何時開始正式實施,也就是說從何時起正式具有法律效力。一部法律從何時開始生效,取決于這部法律對生效日期是如何進行規定的。 從我國已制定的法律來看,對生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已失效]
1954-09-2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
婚姻家庭
勞動工傷
債權債務
交通事故
刑事
房產糾紛
合同事務
公司
知識產權
征地拆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