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條 國家對草原實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草原載畜量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定期核定草原載畜量。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載過牧。
【釋義】本條是關于實行草畜平衡制度、防止超載過牧的規定。
草畜平衡是指為保護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在一定區域和時間內通過草原和其他途徑提供的飼草飼料總量與在草原上飼養的牲畜保持動態的平衡。
草畜平衡管理是以核定草原的產草量為基礎,以草定畜,增草增畜,以達到科學合理的載畜量,實現草與畜之間的動態平衡,實現草畜平衡應當堅持畜牧業發展與保護草原生態并重的原則。
目前我國用于放牧的草原面積只占有草原總面積的75%.其中,適宜暖季放牧的草原為11746萬公頃,占放牧草原面積的44.4%;適于冷季放牧利用的草原為6415萬公頃,占放牧草原面積的24.3%;放牧季節不受限制的全年放牧草原8260萬公頃,占放牧草原面積的31.30。由于冷季放牧利用時間一般為6-8個月,各地冷季(冬、春)放牧草原普遍嚴重不足。必須加強草原建設,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情況下,彌補冷季牧草的不足。
我國20%的草原可用于割曬青干草兼放牧,目前年打貯草約4000多萬噸,主要用于牲畜冬春補飼。
由于缺水、海拔太高、坡度太陡、缺乏牧道等原因,我國還有約5%的草原難于利用。
我國各類天然草原年產干草總量約3億噸,按每個羊單位年需干草700公斤計,其理論載畜量為43036萬個羊單位。其中,內蒙古和新疆草原的理論載畜量分別為4399和3225萬個羊單位,而目前牲畜數量已分別超過7000萬頭(只)和4300多萬頭(只),為解決飼草不足問題,2個省區均采取了充分利用精飼料和秸稈飼草等其它飼料資源,但總體來講草原超載過牧問題仍比較嚴重。
為開展草畜平衡工作,本條規定由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公布草原載畜量標準,以及天然草原資源等級評定標準和天然草原退化標準。各級地方有關部門要依據這些標準認真開展載畜量的核定工作。草畜平衡核定工作要定期進行,核定飼草飼料總貯量應當按當年天然草原牧草儲量、人工飼草料地飼草產量、以及能夠貯備的其它來源的補飼草料總量之和進行測算,牲畜飼養量應以當年6月30日或12月30日統計數字為準。
為了保證能夠及時準確掌握草原草畜平衡的實際情況和變化趨勢,基層有關部門應當每年將天然草原牧草產量結果及貯備飼草量定期報告上級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以供其分析、預測本行政區域內當年草原載畜量(存欄)能力,確定當年草畜平衡狀況,并向同級人民政府提供當年牲畜出欄和存欄的方案。
草畜平衡工作的主體是草原承包經營者,因此,草畜平衡工作一定要得到承包草原的廣大農牧民的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為強化草原承包人對草畜平衡的責任意識,縣級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與草原承包經營者簽訂草畜平衡責任書。責任書的內容包括草原現狀,草原適宜載畜量及飼草飼料總貯量,牲畜種類、數量,超載單位數量,草畜平衡主要措施,雙方當事人草畜平衡責任,草畜平衡責任書的期限等。總之,要使維護草畜平衡成為廣大農牧民的自覺行動。
為了保證草畜平衡制度的順利開展,農業部于2002年制定頒布了草原合理載畜量的行業標準,并正在抓緊制定草畜平衡管理辦法。目前,牧區各個省(區)按照農業部的草原合理載畜量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通過試點、示范和典型引路,積極穩妥地推進草畜平衡工作,總結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如內蒙古自治區在2000年由自治區政府頒布了《內蒙古自治區草畜平衡暫行規定》,在全區選擇了4個旗、36個蘇木作為試點,逐戶核定草場、飼料地、小草庫侖面積及牲畜數量,測定各種草場產草量,評定草場等級,計算可利用飼草總儲量及適宜載畜量,同時和承包草原的牧戶簽訂草畜平衡責任書。到目前為止,內蒙古開展草畜平衡核定工作的草原面積已近2億畝,其中錫林郭勒盟實行草畜平衡制度的力度最大,2003年9月底基本在全盟落實完畢,所有牧戶都簽訂了草畜平衡責任書。
本條款還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為防止超載過牧所應采取的措施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載過牧。這里所指的有效措施主要是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綜合措施。如各地實施草畜平衡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對實施草畜平衡的牧戶給予糧食和資金的補償等有效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2013-10-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職權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成員的函
2009-05-21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2009-03-04道路旅客運輸班線經營權招標投標辦法
2008-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批轉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于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通知
2008-05-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8-04-29國務院關于松花江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