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條 無權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征用、使用草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文件無效。非法批準征用、使用的草原應當收回,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使用草原論處。
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違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是此次修訂草原法新增加的條款。這次修訂草原法的指導思想是適應新形勢下生態建設和畜牧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對草原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充分調動牧民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積極性,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實現草原的永續利用和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法律上保證有關權力不得濫用,是十分必要的,而最有力的保證措施之一,就是規定對濫用權力的違法者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本條規定的違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行為,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無權批準征用、使用草原而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行為。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進行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應當不占或者少占草原;確需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根據上述規定,進行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確需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只有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有權批準,其他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無權批準征用、使用草原。本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需要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北痉ǖ谒氖粭l第一款規定:“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使用草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修筑其他工程,需要將草原轉為非畜牧業生產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根據上述規定,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使用草原的,只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鄉(鎮)人民政府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行政主管部門無權批準征用、使用草原。
2.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行為。這是指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超越權限范圍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行為。例如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將草原轉為非畜牧業生產用地的,即為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違法行為。
3.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行為。例如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進行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需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未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的,即是本條規定的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違法行為。
本條還規定,上述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文件無效。這項規定的實質是在法律上不承認非法行為造成的不正常狀態,使之從始至終都作為非法行為處置。
本條又規定,非法批準征用、使用的草原應當收回,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使用草原論處,這項規定是與上列各項規定相對應的,也是依法管理草原所必須采取的措施,不應讓當事人在非法行為中獲取任何利益,或者使其非法行為造成的既成事實有任何合法的借口。屬于非法使用草原的即依據本法第六十五條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三、對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包括追究刑事責任和給予行政處分兩種:
1.刑事責任。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草地是在土地范疇的,因此違反本條規定,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征用、使用草原,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四百一十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濫用職權,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行政處分。按照本條規定,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國家工作人員,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根據違法行為的輕重分別處以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開除等八種行政處分。
四、行政賠償責任。根據本條第二款的規定,對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除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和追究刑事責任以外,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還應當由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機關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這里的賠償,就是行政賠償。行政賠償是國家賠償的一種,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并造成損害的,由國家給予賠償的法律制度?!?a href='http://www.bjxgfjob.com/peichang/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國家賠償法》對這項法律制度作出了具體的規定,目的在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構成行政賠償責任,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國家行政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即侵權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和公務員,并且,侵權主體實施了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即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方法等行使法定的權力,履行法定的職責。2.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損害,并且該損害與侵權行為有因果關系。3.法律規定由國家賠償的情形下,國家予以賠償。其中,對違法損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權利的賠償范圍包括:(1)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2)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3)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4)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同時,國家應當予以賠償的當事人的損失,僅限于已發生的直接財產損失。在具體案件中,往往表現為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門為追求經濟利益,非法批準占用、征用草原,招商引資,上建設項目,而當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違法行為被依法查處和糾正后,已投資從事建設的企業因非法批準占用、征用的草原被收回而受到財產損失。因此,本條規定的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行為,造成當事人財產損失的,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因非法批地而受到財產權利損害的當事人,有權請求國家對其作出經濟賠償。賠償義務機關,是違法行使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違法行使職權的工作人員所在的國家行政機關。對非法批準征用、使用草原的,賠償義務機關為有關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
當事人的賠償請求,應當以書面形式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該賠償申請書應當載明以下事項:受害人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具體的賠償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申請的時間。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法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當事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外,《國家賠償法》同時規定了行政追償制度,即國家依法向當事人賠償后,應當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即責令其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
2010-10-10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免人員
2009-09-20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