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了加強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合理利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現代化畜牧業,促進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的繁榮,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于我國境內的一切草原,包括草山、草地。
第三條 國務院農牧業部門主管全國的草原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牧業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
第四條 草原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草原除外。
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固定給集體長期使用。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從事畜牧業生產。
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集體所有的草原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或者使用權。
草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 遇有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的,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由雙方協商解決;需要跨縣臨時調劑使用草原的,由有關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協商解決。
第六條 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有利團結的精神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全民所有制單位之間、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以及全民所有制單位與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個人之間、個人與全民所有制單位或者集體所有制單位之間的草原使用權的爭議,由鄉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破壞草原和草原上的設施。
第七條 國家建設征用集體所有的草原,按照《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規定辦理。
國家建設使用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參照《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規定,給予適當補償,并妥善安置牧民的生產和生活。
國家建設在民族自治地方征用或者使用草原,應當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經濟建設的安排。
國家建設臨時使用草原,按照《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規定辦理。使用期滿,用地單位應當恢復草原植被。
第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資源普查,制定草原畜牧業發展規劃并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加強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提高草原的載畜能力。
第九條 國家鼓勵草原畜牧業科學研究,提高草原畜牧業的科學技術水平。
國家鼓勵在農、林、牧區和城鎮種草,促進畜牧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
國家保護草原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
第十條 嚴格保護草原植被,禁止開墾和破壞。草原使用者進行少量開墾,必須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已經開墾并造成草原沙化或者嚴重水土流失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限期封閉,責令恢復植被,退耕還牧。
第十一條 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藥材、挖野生植物、刮堿土、拉肥土等,必須經草原使用者同意,報鄉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在指定的范圍內進行,并做到隨挖隨填,保留一部分植物的母株。
禁止在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沙化地區砍挖灌木、藥材及其他固沙植物。未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不得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第十二條 合理使用草原,防止過量放牧。因過量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使用者應當調整放牧強度,補種牧草,恢復植被。對已經建成的人工草場應當加強管理,合理經營,科學利用,防止退化。
第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防治草原鼠蟲害,保護捕食鼠蟲的益鳥益獸。
第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防治草原地區牲畜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獵捕草原野生動物,應當嚴格遵守當地人民政府關于預防疫病流行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 機動車輛在草原上行駛,應當注意保護草原;有固定公路線的,不得離開固定的公路線行駛。
收購牲畜應當按指定的路線趕運和放牧,不得與牧民爭用牧場和水源。
第十六條 加強草原防火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建立防火責任制,制定草原防火制度和公約,規定草原防火期。在草原防火期間,應當采取安全措施,嚴格管理。發生草原火災,應當迅速組織群眾撲滅,查明火災原因和損失情況,及時處理。
第十七條 在保護、管理和建設草原、發展草原畜牧業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十八條 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受到侵犯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牧業部門處理。有關農牧業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開墾草原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牧業部門有權責令停止開墾,恢復植被;情節嚴重的,還可以處以罰款。
第二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草原上砍挖固沙植物和其他野生植物或者采土,致使草原植被遭受破壞的,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農牧業部門有權制止,并責令恢復植被,賠償損失;情節嚴重的,還可以處以罰款。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對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農牧業部門或者鄉級人民政府作出的罰款或者賠償損失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有關罰款的決定,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農牧業部門或者鄉級人民政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二條 國務院農牧業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準后施行。
自治區、省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憲法和本法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地方的特點,制定實施細則,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二十三條 本法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8-10-26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94-5-12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一九七九年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的決議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旅行社條例
2009-0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