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辦[ 2008 ] 145號
各縣(市)、區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現將《
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辦法
一、指導原則和任務
(一)指導原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保護勞務人員合法權益的重要性。堅持“以人為本、快速反應、統一協調、分級負責、妥善處理、保持穩定”和“誰派出誰負責”的原則。
(二)任務:具體負責處理全市范圍內商務部門批準的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批準的境外就業中介機構(以下統稱經營公司)所派出的勞務人員,在境外發生的
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受理勞務人員正當的維權投訴;向勞務人員提供政策和
法律咨詢服務。
二、工作機構
建立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聯席會議制度,由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召集,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外僑辦、市工商局、市財政局等部門作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各部門一名分管局領導為成員,各成員單位相關業務處室參與具體工作。
三、處理范圍
(一)境外勞務糾紛。指經營公司派出的勞務人員,在國(境)外與經營公司之間、勞務人員與雇主之間發生的勞務糾紛,主要包括已反映到我駐外使(領)館出面協調的問題和事件。
(二)境外勞務突發事件。是指經營公司派出的勞務人員或勞務管理人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發生重大傷亡、財產受到重大損失、勞務人員群體性事件以及因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境外勞務人員處于困境的緊急事件。
(三)國務院相關部門、商務廳、市政府轉來及交辦的反映侵害外派勞務人員合法權益的事項。
四、職責分工
發生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后,在接到我駐外使(領)館(國家有關部委或商務廳、市政府)通知的第一時間,迅速啟動援助機制,協調機構進入快速反應工作狀態。
(一)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分別負責組織、協調處理由外派勞務經營公司和境外就業中介機構派出的勞務人員發生的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負責依法查處非法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中介公司或個人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行為;及時主動溝通情況,反饋信息;督促有關經營公司迅速妥善處理;通告勞務人員戶口所在地政府做好調查處理工作;根據要求和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申請動用相關經營公司的對外勞務合作備用金;對于重大事件,派遣工作組與相關經營公司一同赴境外開展善后工作。
(二)市公安局:協助市商務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做好調查、處理有關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工作,查處外派勞務、境外就業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
(三)市外僑辦:負責與我駐外使(領)館的工作聯系,及時反饋信息、溝通情況;積極協助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為處理涉外糾紛的人員快捷辦理出國相關手續,并協助做好相應的調查處理工作。
(四)市工商局:負責經營
公司法人營業執照的發放、年審和變更,依法查處非法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中介公司或個人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行為,并積極協助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做好個案的調查處理工作。
(五)市商務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按照國家規定管理和動用相關經營公司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備用金。
協調機構各成員之間要做到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維護好我市的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經營秩序。在處理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過程中,也要注意同相關縣(市)、區人民政府保持聯系,爭取得到當地政府支持,使每一位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切實得到保護。
五、處理程序
(一)協調機構或其成員單位在接我駐外使(領)館或國家有關部門、市政府的情況通報后,即按其意見和要求,立即通報相關部門啟動工作機制,必要時通知各有關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弄清情況、分析形勢、研究對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即按照“誰派出誰負責”的原則,確定主辦部門與協辦部門,屬于哪個部門主管的,就由哪個部門負責處理。
(二)按照職責分工,由主辦部門將處理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要求通知有關經營公司及所在地的商務或勞動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督促有關經營公司盡快拿出解決事件的措施和方案并付諸實施,其他協辦部門進行積極配合。必要時商請經營公司及勞務人員所在地政府,予以協
調解決。
(三)實行屬地分級負責管理。派出單位和勞務人員所在地政府應積極指導、協調有關部門認真核查處理,市、縣(市、區)商務或勞動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積極督促指導經營公司,及時妥善處理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并做好勞務人員及其親屬的安撫和解釋工作。
(四)各經營公司是負責處理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主體,應本著積極、穩妥、高效和為勞務人員負責的態度,認真處理所發生的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必要時相關經營公司應盡快向境外派遣工作組,如工作需要業務主管部門可派員參加工作小組靠前指揮、協調處理。派出的工作小組應在我駐在國使(領)館指導下開展工作。
(五)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及處理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需要,動用相關經營公司外派勞務或境外就業備用金;在未動用備用金以前,經營公司要根據需要和上級的要求,先墊付必要的資金用于解決問題的前期經費,確保勞務人員及其親屬思想安定和社會穩定。
(六)主辦部門應及時將解決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有關措施和解決方案、處理情況向上級交辦部門報告,向駐外使(領)館通報,必要時抄報省商務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外辦、省公安廳、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七)對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的非法勞務中介或個人,由工商部門、商務部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八)在外派勞務、境外就業領域發現的違法犯罪案件,由市公安局負責查處。
(九)對嚴重違規違紀的經營公司由主管業務部門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給予嚴肅處理。
六、處理原則
處理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遵循“屬地管理”和“誰派出,誰負責”的原則。凡境外發生的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一般應由對外簽約的經營公司所在注冊地的市商務或勞動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負責協調處理;勞務人員國內居住地的縣級商務或勞動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配合處理;對外簽約的經營公司在當地商務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負責具體處理。
中央、省駐新經營公司派出的勞務人員發生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由中央、省駐新經營公司在省商務廳或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指導協調下進行處理解決,勞務人員國內居住地所在市、縣(市、區)商務或勞動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配合處理。
七、做好處理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各項基礎工作
(一)各成員單位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專款專用,主要用于協調機構應急處理境外糾紛或突發事件的工作費用(如交通、通訊等費用)。
(二)確保交通、通訊暢通。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可根據工作需要,為經辦機構提供車輛,保證及時、妥善處理事件。市商務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應明確一部24小時有人值班的固定電話和傳真機。
(三)為直接負責管理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業務的工作人員辦理一本因私護照,以備出國執行處理糾紛和突發事件的緊急任務。
八、日常工作和具體要求
為保證在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發生后,反應靈敏、迅速行動、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建立有關部門參與的正常聯絡機制,落實部門崗位責任制。
(一)根據各部門的人員變化情況,每年年初對我市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協調機構人員進行一次補充調整,確保機構常設、人員常在、工作常抓、聯絡暢通。
(二)建立各成員部門之間以及與各經營公司之間經常聯絡機制,及時了解經營公司的外派情況、經營狀況和存在問題,力爭將可能發生的事件和糾紛解決在事發之前。
(三)商務、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建立聯絡人制度。各縣(市、區)商務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業務科科長,作為各縣(市、區)的聯絡人,并上報一部24小時有人值班的固定電話,聯絡方式如有變化要及時告知工作小組,確保一旦發生事件或糾紛能盡快落實到人。
(四)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特殊情況隨時召開)聯席會議,分析形勢,通報有關情況,研究有待解決的問題。
九、附則
(一)表彰和獎勵
在外派勞務人員發生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的處理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由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與獎勵。
(二)責任追究
執行本辦法時,玩忽職守、失職、瀆職,不服從統一指揮調度,未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組織協調不力,推諉扯皮,物資、資金、措施落實不到位,以致工作出現重大失誤,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和相關人員責任。
(三)辦法解釋
本辦法由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辦公室負責解釋。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件: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
名單
附件
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
指揮部成員名單
指揮長:王治通市 政府副市長
副指揮長:劉林成 市政府秘書長
何光亮 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實市 商務局局長
成員: 高弘 市商務局副局長
劉文藝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王景娥 市外僑辦副主任
戚紹斌 市公安局副局長
白存玉 市工商局副局長
楊慧 市財政局局長助理
指揮部在市商務局下設新鄉市外派勞務和境外就業糾紛應急處置指揮部辦公室,市商務局副局長高弘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