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宿遷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04 · 3164人看過
宿政辦發〔2008〕154號 宿遷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宿遷經濟開發區、市湖濱新城、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宿遷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OO八年七月三十日 宿遷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國有資產,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和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根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第35號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第36號令)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全市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不含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行為。   第三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在法律上確認為國家所有,由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國家調撥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單位按照國家政策規定運用國有資產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接受捐贈和其它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其表現形式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和其他資產等。   第四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內容包括:產權登記、界定、糾紛調處、資產配置、使用、處置、評估、資產清查、統計報告和監督檢查等。   第五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制,保障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資產購置科學、配置合理、有效使用和處置得當。   第六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活動應當遵循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七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實行國家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 第二章 管理機構及職責   第八條 財政部門是負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對本級政府管轄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實行綜合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根據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制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標準和相關的費用標準,按規定權限審批資產配置、處置及產權變動等事項;   (四)負責組織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產權登記、產權界定、糾紛調處、資產評估監管、資產清查和統計報告等工作;   (五)負責本級行政事業單位有關資產對外出租、出借以及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擔保等事項的審批;   (六)組織行政事業單位長期閑置、低效運轉和超標準配置資產的調劑利用工作,優化國有資產配置,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整合、共享、共用機制;   (七)負責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收益的監督管理,負責與行政事業單位尚未脫鉤經濟實體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   (八)建立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制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保全指標進行監督考核;   (九)對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和下級財政部門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向本級政府和上級財政部門報告有關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第九條 行政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   (二)負責制定本部門的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負責組織本部門的資產清查、登記、統計匯總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   (四)審核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有關資產出租、出借以及所屬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和擔保等事項,按規定權限審核或者審批有關資產的購置、處置事項;   (五)負責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長期閑置、低效運轉和超標準配置資產的調劑工作,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   (六)督促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按規定繳納國有資產收益;   (七)組織對本部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和使用情況的評價考核;   (八)接受同級財政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并在每年度終了向其報告本部門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第十條 行政事業單位負責對本單位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實施具體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國有資產具體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   (二)負責本單位的資產購置、驗收入庫、維護保管等日常管理工作;   (三)負責本單位資產的賬卡管理、清查登記、統計報告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   (四)負責建立土地、房屋、車輛及大型、貴重、精密儀器和設備的技術檔案管理;   (五)辦理本單位國有資產的配置、處置和對外投資、出租、出借、擔保等事項的報批手續;   (六)負責本單位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和擔保資產的保值增值,按照規定及時、足額繳納國有資產收益;   (七)負責與行政事業單位尚未脫鉤經濟實體的國有資產具體監督管理工作并承擔保值增值的責任;   (八)接受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的監督、指導并向其報告有關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 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有效利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根據相關文件規定,經市委、市政府批準,財政部門可以將國有資產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關單位完成。有關單位應當完成所交給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并按時向財政部門報告工作的完成情況。   第十二條 各級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明確管理機構和人員,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第三章 資產配置   第十三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是指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等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和事業發展的需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規定的程序,通過購置或者調劑等方式為行政事業單位配備資產的行為。   第十四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與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和事業發展相適應;   (二)勤儉節約,從嚴控制;   (三)科學合理,優化資產結構。   第十五條 對有規定配備標準的資產,應當按標準進行配備;對沒有規定配備標準的資產,應當從實際需要出發,從嚴控制,合理配備。   財政部門對要求配置的資產,能通過調劑解決的,原則上不重新購置。   第十六條 行政事業單位申請購置有規定配置標準的資產,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應當按下列程序報批:   (一)行政事業單位審核資產存量,提出擬購置資產的品目、數量,測算經費額度,報主管部門審核;   (二)主管部門根據所屬單位資產存量狀況和有關資產配置標準,審核、匯總單位資產購置計劃,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并按要求提交相關材料;   (三)同級財政部門根據主管部門審核意見及單位資產狀況對資產購置項目進行審批;   (四)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同意,各單位可以將資產購置項目列入年度部門預算,并在編制年度部門預算時將批復文件和相關材料一并報同級財政部門,作為審批部門預算的依據。未經批準,不得列入部門預算,也不得列入單位經費支出。   第十七條 行政事業單位購置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的資產,應依法實施政府采購。   第十八條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對購置的資產進行驗收、登記,并及時進行賬務處理。 第四章 資產使用管理   第十九條 行政單位資產的使用包括單位自用、出租、出借等方式。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包括單位自用和出租、出借以及對外投資、擔保等方式。   行政單位不得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擔保,法律另有規定者除外。   第二十條 行政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出租、出借,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擔保的,應按照有關規定,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門審批。未經批準,不得對外出租、出借、投資以及擔保等。   第二十一條 行政單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所形成的收入,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對外投資以及擔保等取得的收入,都要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第二十二條 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單位專利技術、科研成果、冠名權、廣告權、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的管理,防止無形資產流失。   第二十三條 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資產購置、驗收、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做好資產的日常管理,保證資產的完好,定期進行清查,做到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   第二十四條 行政事業單位對配備給個人使用的固定資產或物品,要建立領用交還制度。工作人員調動時,在辦理所使用和保管的資產移交手續后,方可辦理調動手續。   第二十五條 財政部門應當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統計報告制度和稽查制度,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活動的監督,及時發現和制止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活動中的各種違紀行為,防止隱瞞、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切實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行為,應逐步創造條件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第五章 資產處置管理   第二十六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轉讓或者注銷產權的行為。處置方式包括無償調撥、有償轉讓、對外捐贈、置換、報廢、報損以及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等。   第二十七條 行政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自行處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的審批權限和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八條 行政事業單位因分立、撤銷、合并、改制或改變隸屬關系而引起資產變動的,應制定資產處置方案,送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核后,報市政府審批。   第二十九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應當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資產的出售、轉讓、變賣應當采取公開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第三十條 財政部門或者主管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事項的批復是財政部門重新安排行政事業單位有關資產配置預算項目的重要依據,是行政事業單位調整相關會計賬目的有效憑證。主管部門及行政事業單位要及時辦理資產處置的相關手續。   第三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屬國家所有,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上繳財政專戶,由財政統籌安排。     第六章 產權登記和產權糾紛調處   第三十二條 財政部門按照規定組織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工作。   第三十三條 產權糾紛是指由于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等產權歸屬不清而發生的爭議。   第三十四條 行政事業單位之間或行政事業單位與其他國有單位之間的國有資產產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向財政部門申請調解,必要時報同級政府裁定。   第三十五條 行政事業單位與其他非國有單位、組織或者個人之間發生產權糾紛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提出處理意見,經主管部門審核并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后,與對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能解決的,依照司法程序處理。 第七章 資產評估和清查   第三十六條 行政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   (一)行政事業單位取得的沒有原始價格憑證的資產;   (二)拍賣、有償轉讓、置換國有資產;   (三)整體或者部分改制為企業;   (四)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   (五)合并、分立、清算;   (六)整體或者部分資產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七)確定涉訟資產價值;   (八)依照國家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七條 行政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   (一)經批準單位整體或者部分資產無償劃轉;   (二)行政事業單位下屬單位之間的合并、資產劃轉、置換和轉讓;   (三)發生其他不影響國有資產權益的特殊產權變動行為,報經同級財政部門確認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的。   第三十八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工作應當委托具有資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如實向資產評估機構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并對所提供的情況和資料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合法性負責。   行政事業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預評估機構獨立執業。   第三十九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核準和備案工作按國家有關國有資產評估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行政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資產清查:   (一)根據國家專項工作要求或者本級政府實際工作需要組織的資產清查;   (二)進行重大改革或者整體、部分改制為企業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資產嚴重損失的;   (四)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或者國有資產出現重大流失的;   (五)會計政策發生重大更改,涉及資產核算方法發生重要變化的;   (六)同級財政部門認為應當進行資產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資產清查,應當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并按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相關規定組織實施。但根據國家專項工作要求或者本級政府工作需要進行的資產清查除外。 第八章 資產信息管理和報告制度   第四十二條 財政部門、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和完善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國有資產實行動態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應按照行政事業資產動態管理的要求,及時將本單位資產變動信息錄入管理信息系統,定期更新有關數據,全面掌握行政事業資產變動情況,為編制和安排單位部門預算提供信息支持。   第四十三條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資產登記檔案,按財政部門的要求做好國有資產統計和信息報告工作。報送的統計報告,應做到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并對國有資產的變動、使用、收益和結存等情況作出文字分析說明。 第九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四條 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都有管理好行政事業資產的義務和責任,依法維護其安全、完整,切實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各級監察、審計部門應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監督。   第四十五條 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責任制,將資產監督、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單位和個人。   第四十六條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應當堅持單位內部監督和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相結合,事前監督與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相結合。   第四十七條 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國務院《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追究單位及相關責任人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活動比照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九條 各縣(區),宿遷經濟開發區、市湖濱新城、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可參照本暫行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五十條 本辦法由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本市過去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王瓊瑋

王瓊瑋

執業證號:

13204201811060475

江蘇尊法律師事務所

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碩士,曾就職于某大型光伏企業,精通日語和英語。擅長:債權債務、知識產權、合同糾紛,有豐富的服務顧問單位經驗。工作中積極創新,處理棘手案件獨辟蹊徑;并具有發散性思維,憑借對信息時代的敏銳,擅長運用多種手段取證。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王瓊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

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

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

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7-18

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

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

2011-04-22

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