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內蒙古自治區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1-20 · 1453人看過

內蒙古自治區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

  (2003年9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市場經營管理

  第三章 場內經營

  第四章 市場監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商品交易市場經營秩序,保障市場經營管理者、場內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商品交易市場的持續發展和繁榮,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是指由市場經營管理者提供相應的設施和管理服務,若干個經營者進場從事現貨商品交易和提供營利性服務的固定場所。

  本條例所稱市場經營管理者是指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固定場所,從事市場經營、服務和管理的企業法人

  本條例所稱場內經營者是指在市場內以自己的名義從事現貨商品交易或者提供營利性服務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經濟組織。

  第三條 在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市場經營管理和場內經營或者提供營利性服務,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的,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市場經營管理和監督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五條 旗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對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市場的建設和改造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按照合理布局、保護環境、方便群眾、繁榮流通的原則積極培育發展市場,加強對市場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督促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市場管理和服務工作。

第二章 市場經營管理

  第七條 申請從事市場經營管理活動的,應當向旗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市場經營管理者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部門的批準文件;

  (二)登記注冊申請書,市場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三)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使用批準文件以及房屋使用證明,市場方位、設施平面圖;

  (四)驗資證明,出資人的營業執照或者身份證明;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必須提交的其他文件。

  開辦專業性市場,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應當提交相應的批準文件。

  第八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并在顯要位置公布各項市場管理制度,定期組織檢查本市場管理制度的實施情況;

  (二)在市場內設置示意圖、行市牌、服務標牌和服務臺、意見箱、有關標準計量器具等設施,并公示投訴電話;

  (三)統一規劃市場內廣告宣傳;

  (四)負責市場內的衛生、環境保護工作;

  (五)建立安全保衛機構,落實治安和安全責任制;

  (六)負責市場內經營、安全、消防設施的建設、維護和更新改造,保證相關設施處于完好狀態。

  第九條 大中型農副產品市場、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市場的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配備必要的有毒、有害物質檢測設備和檢測人員,或者與檢測機構建立相關檢測制度,適時進行自律檢測,并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質量監督抽查。

  第十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要求場內經營者配備和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與其經營項目相適應的計量器具。

  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對市場使用的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進行登記,配合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及其指定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做好強制檢定工作。

  第十一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督促場內經營者建立購銷臺帳并落實進貨票證制度。

  第十二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統一印制、發放市場信譽卡。信譽卡應當載明銷售者、商品名稱、數量、銷售價格、銷售時間等事項,便于消費者進行監督和投訴。

  第十三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應當建立健全場內商品質量內部監督制度和商品退換制度。對消費者與場內經營者發生的消費糾紛,要積極調解,妥善處理。

  鼓勵市場經營管理者建立對消費者的合理要求先行承擔賠償責任制度。

  第十四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不得為從事非法交易的場內經營者提供場所、倉儲、運輸、保管、票證等便利條件。

  第十五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歇業或者其他自身原因終止營業的,應當提前兩個月通知場內經營者,給場內經營者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六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組成市場經營管理者行業自律組織,為市場經營管理者提供咨詢、信息等服務,調解市場經營管理者之間的糾紛,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第三章 場內經營

  第十七條 進場從事商品經營活動的,應當持有旗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但農牧民在市場內臨時銷售自產的農畜產品的除外。

  第十八條 場內經營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核準的經營方式、經營范圍內依法自主經營;

  (二)依法自主決定商品價格和服務收費標準;

  (三)拒絕不合理收費和攤派;

  (四)法律、法規賦予的其他權利。

  第十九條 場內經營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亮證經營、明碼標價、依法納稅;

  (二)按照與市場經營管理者約定的場地經營,并負責經營場地衛生環境的維護;

  (三)按照有關規定出具由稅務部門監制的統一發票或者其他購貨憑證和信譽卡;

  (四)檢驗購進商品質量,并索取、保存能夠證明進貨來源的原始票證等;

  (五)接受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定期對其使用的計量器具實施強制檢定;

  (六)對經營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建立完整的購銷登記臺帳;

  (七)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稅費。

  第二十條 場內經營者不得經營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商品,不得在交易活動中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 場內經營者經營食品、藥品等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 場內經營者經營特約品牌商品的,應當具有該品牌所有權人的授權許可證明。

第四章 市場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市場的監督管理,并為市場經營管理者和場內經營者提供服務。

  第二十四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市場監督管理中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規范市場交易秩序的管理制度和具體措施;

  (二)依法確認市場主體資格,對商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并對重要商品實行市場準入備案制度;

  (三)保護合法經營,查處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四)建立市場經營管理者、場內經營者的登記檔案,實行信用公示制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開展創建文明誠信市場活動;

  (五)受理消費者投訴;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五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在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應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秉公執法、文明管理。對未出示行政執法證件的,被檢查者有權拒絕檢查。

  第二十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市場內公開市場監督檢查負責人姓名、職務,公開市場管理法律、法規,公開舉報電話和違法案件處理結果。

  第二十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查處市場違法行為時,可以依法詢問有關人員,查閱、復制有關經營憑證,檢查涉嫌違法的商品。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 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旗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依法查封、扣押與違法行為有直接關系的物品。實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案件情況復雜的,經旗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十五日。

  第二十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執行查封、扣押措施時,應當制作法律文書并送達當事人。對查封、扣押的物品,應當妥善保管,不得動用、調換或者損毀。

  對容易腐爛變質的物品,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規定先行處理。無法找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的,也可以強制處理。

  第二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參與市場經營活動;不得刁難、勒索經營者或者強行購買商品;不得庇護經營者的違法行為。

  依法實施行政性收費或者對違法者進行處罰,應當出具財政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監制的收費、罰沒票據。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不按要求設置有關標準計量器具,或者對市場上使用的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未進行登記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為從事非法交易的場內經營者提供場所、倉儲、運輸、保管、票證等便利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收入的,沒收違法收入,并處違法收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場內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一)不亮證經營、明碼標價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的;

  (三)不按規定建立或者不如實建立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購銷臺帳的;

  (四)不具有特約品牌商品所有權人的授權許可證明從事經銷活動的;

  (五)拒不出具商品統一發票或者其他購貨憑證和信譽卡的。

  第三十三條 場內經營者有欺行霸市行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市場經營管理者和場內經營者違反本條例其他規定應當受到行政處罰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分別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罰。

  第三十五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在所管轄的市場內從事經營活動的;

  (三)在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不出示執法證件或者態度蠻橫、行為粗暴的;

  (四)不出具財政行政管理部門統一監制的收費、罰沒票據的;

  (五)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進行抽查、收費、攤派、罰款的;

  (六)使用、調換或者損毀查封、扣押物品的;

  (七)利用職務之便壓價、強行購買商品或者索取錢物、收受賄賂、徇私舞弊的。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對城鄉街面商品交易活動的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宋濤

宋濤

執業證號:

12104200210440441

遼寧久鼎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遼寧大學,2000年從事專職律師,擅長辦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宋濤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修正)

2019-04-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2013修正)

2013-08-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

2010-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

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

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2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

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