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的出臺,充分體現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社會各界及廣大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法制建設的大力支持。《條例》進一步明確了食品企業的主體責任,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各級政府負總責任。《條例》既涵蓋了《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的法制精神,又總結了我省食品安全管理的實踐,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條例》出臺必定為我省食品安全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為全面提升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0月19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主任王國才。
記者:王主任,您好!10月19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請您談談我省《條例》的特點。
王國才:概括地說,我省條例體現了“填空白、堵漏洞、抓源頭、強基層、明責任、重誠信”等特點。
填空白。就是明確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管理制度,填補了食品安全法的真空地帶。
《食品安全法》授權省級人大常委會制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具體管理辦法。《條例》第四章根據我省實際情況,本著扶持和引導的原則,規定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管理,確立了小作坊目錄管理、核準制度、生產加工要求、暫停生產報告制度和食品攤販管理的原則、生產經營要求、票據憑證保留和查處取締。明確各級政府應該支持同類小作坊統一標準、規范工藝、聯合經營。鼓勵小作坊改善生產經營條件,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各級政府應該建設適宜食品攤販生產經營的固定場所,完善配套設施,制定相關鼓勵措施,引導食品攤販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和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
堵漏洞。就是從立法上明確餐廚廢棄物管理,填補了“地溝油”產生的管理漏洞。
餐廚廢棄物是地溝油的原料,只有管好餐廚廢棄物才能管住地溝油。餐廚廢棄物的管理鏈條長,環節多,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條例》第五章規定:餐廚廢棄物實行特許經營許可制度,餐廚廢棄物的產生單位應當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不得將餐廚廢棄物排入公共設施、湖泊、河道、公共廁所和其他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不得將餐廚廢棄物交給未取得餐廚廢棄物收運特許經營許可的單位或個人處理。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集、運輸、處置單位應當建立管理臺賬制度,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有關情況,并定期向監管部門報告。并明確了監管部門的責任,使餐廚廢棄物管理走上了法制的軌道,對地溝油的產生筑牢了防火墻。
《條例》鮮明地體現了“疏堵結合”、“監管與扶持并重”的特點。《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政策扶持收集、運輸和處置餐廚廢棄物產業。
抓源頭。就是從食用農產品這個源頭抓起,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關。
抓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抓好食品安全的源頭,也是打造黑龍江綠色食品品牌的保障。《條例》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條規定實行食用農產品的源頭管理、食用農產品質量追溯、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三項制度。《條例》規定: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安全監測管理體系。強化雙向監管,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安全調查、監測和評價;應當建立和完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構建產地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的食用農產品監測體系。我省是糧食大省、綠色食品大省、乳業大省,是全國大糧倉、大廚房。要打造黑龍江綠色食品品牌,放心乳品品牌,必須建立農產品源頭管理的法律體系,嚴格管理,讓消費者放心。同時,我省也是蔬菜水果外來量很大的省份,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把好我省食品安全的第一關。《條例》規定:實行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進入批發市場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具有有效的產地檢驗檢疫證明、檢測報告;食用農產品市場的開辦者應當具有檢測機構(或者委托檢測),對無產地檢測證明、未經檢測合格,不得進入市場。#p#分頁標題#e#
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等省市都實行了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他們是以政府的文件確定,我省是第一個以地方法規的形式確定的,體現了政府依法行政的理念。
強基層。就是確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食品安全管理職責,明確村(居)民委員會食品安全義務,實現食品安全監管重心下移。
《食品安全法》對縣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職責進行了規定,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沒有明確的職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鄉鎮、村大多沒有派出機構,形成監督管理的空白和死角。《條例》第七條規定: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機構和專門人員,做好食品安全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和宣傳教育等工作,根據有關規定協助、配合有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食品監督管理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配合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食品安全違法情況。
《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加強食品攤販日常管理。社區可以組織食品安全群眾監督員開展經常性的巡查,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勸誡。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
明職責。就是明確各級政府負總責,強化食品安全考核評價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引咎辭職機制。
食品安全管理的關鍵是落實政府監督管理責任制。條例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制定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開展年度評議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于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地方政府,在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等評優創建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條例》第一百條規定:不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法定職責、日常監督檢查不到位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條例》還規定了政府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法律責任。《條例》第八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有計劃地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并將其納入普法,科普以及中小學校安全教育內容。
重誠信。就是建設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從制度上鼓勵誠信經營懲戒違法經營,形成誠信的社會氛圍。
誠信建設是食品安全的根本出路,是食品安全的治本措施。溫家寶總理說過:“近年來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少,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所以,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是各級政府重要的長遠的工作。《條例》第四條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實際,開展誠信建設工作,既要抓食品行業的自律,更要抓好監管部門和社會的他律。要逐步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黑名單”、“紅名單”制度,完善食品違法者準入(禁止再經營)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舉報獎勵的保密制度,逐步將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引入勞動保障體系,信貸體系。
《條例》第九條規定: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推進行業誠信建設,促進本行業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填空白、堵漏洞、抓源頭、強基層、明責任、重誠信”這六項工作都做好了,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就可以實現國務院確定的食品安全整治目標,使我省食品安全工作上一個更高的水平。
記者:我省食品安全條例頒布實施后,您對貫徹落實《條例》有什么要求!
#p#分頁標題#e#王國才:我省食品安全條例頒布實施后,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做到五個到位:學習培訓到位,宣傳教育到位,組織準備到位、協調協作到位、監督檢查到位。
學習培訓到位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學習好《條例》。對相關人員組織進行培訓。省政府食安辦要組織各市地、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學好學透,準確理解。
宣傳教育到位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要運用各種輿論工具、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宣傳,使社會公眾、食品經營者、消費者、管理者準確了解《條例》的規定。各新聞媒體要積極參與《條例》的宣傳,提高宣傳的覆蓋面。
組織準備到位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條例》的規定,落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制度,食品安全崗位(區域)工作制度、食品安全督辦檢查制度、食品安全獎懲約束制度和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逐步形成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體系。各部門做好實施《條例》的準備工作。《條例》明確了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校外托餐機構、農村集體聚餐等管理職能。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做好實施的準備工作。要本著重管理、輕許可的原則,簡化優化核準條件和程序,加強日常管理,引導規范經營者依法經營,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保證食品安全。在《條例》實施中,堅決杜絕搭車收費現象的發生,如有頂風作案者,將嚴肅處理。
協調協作到位各市地人民政府要依據《條例》實施好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要制定實施意見,并通報有關省市、地區,說明情況,做好協調協作工作。市場開辦者要按照《條例》要求,完善市場實施設備,配備相關的人員。
監督檢查到位各級政府要把貫徹《條例》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制定工作目標、工作標準和檢查驗收方式方法,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重要內容。省政府食安辦要開展《條例》貫徹落實的監督管理工作,同時,配合省人大在適當的時間開展《條例》的執法檢查工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科威特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在1999的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