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大規模地開展植樹造林,加速綠化祖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當前,林業是國民經濟中一個極為薄弱的環節。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十二點七,在全世界一百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占第一百二十位。由于森林少,而且不斷遭到破壞 ,使自然生態失掉平衡 ,不能有效地減免水旱風沙等自然災害,保障農業高產穩產,木材和林副產品也十分短缺。但是,對于這種嚴重的情況,我們的許多同志卻往往認識不足。應當指出,農林牧互相依賴,缺一不可,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森林能夠涵養水源。植樹造林是一項根本的農業基本建設,林業沒有一個大的發展,我國農業是過不了關的。搞好綠化,對于防治空氣污染,保護和美化環境,增強人民身心健康也有著重大意義。因此,必須動員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發揚愚公移山、艱苦創業的精神,大搞植樹造林運動,持久地堅持下去,扎扎實實地奮斗幾十年,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自然面貌和經濟面貌。
二
實行大地園林化,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十,是全國人民一項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后代的長期奮斗目標。第一步,到本世紀末,要力爭使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二十。要堅韌不拔地抓好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防護林體系,華北、中原、東北等地的農田林網化和“四旁”綠化,南方、北方的速生用材林基地和以木本油料為主的經濟林基地,東北等地區的跡地更新等重點建設。
各地要結合農業區劃 ,根據《森林法》對不同地區森林覆蓋率的要求 ,盡快作出本省、本地區、本縣的植樹造林和森林覆蓋率的規劃,提出五年、十年和本世紀末分別達到的目標。五年規劃,要作得扎實具體,并且層層落實。到一九八五年,要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的農田林網化和“四旁”綠化;林區的跡地更新要跟上采伐,并還清舊帳;主要經濟林產品要達到或者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綠化居民點及其附近的宜林荒山荒地。
為了加速我國林業建設,盡快解決木材和經濟林產品供應不足問題,各地應選擇條件較好的地方和適宜的樹種,大力營造速生豐產林,在資金和物資上給予重點保證,進行集約經營 。少林缺材的省(區),更要力爭早日實現木材自給或半自
給 。在燒柴困難的地方,還應大辦沼氣和積極發展薪炭林。城鄉各個單位和家家
戶戶,有條件的都要種植干、鮮果樹。
三
要堅持貫徹依靠社隊集體造林為主 ,積極發展國營造林 ,并鼓勵社員個人植樹的方針,國家、集體、個人都來興辦林業。
集體的荒山荒地,要在統一規劃下,實行社造社有,隊造隊有,合造共有的政策。所有集體造林,都要認真建立包栽、包活、包成林的責任制度,完成任務好的要進行獎勵。對于零星分散的荒山荒地,可以由生產隊向社員提供種苗,評記工分,在生產隊指定的地方造林,林木歸隊,間作收入歸戶;也可以戶造戶管,林木收益比例分成。社隊造林主要依靠自力更生 、勞動積累。對營林任務大和貢獻木材
、林產品多的社隊,國家要重點扶持,在糧食銷購上也應盡可能給予照顧。
鼓勵社員在房前屋后和生產隊指定的地方植樹造林。在社隊荒山荒地多、群眾缺柴的地方,還可以由省、市、自治區作出規定,在不影響集體林業發展的前提下,劃給社員一定數量的自留山或荒沙荒灘,植樹種草。這些樹木和林產品,永遠歸社員個人所有,并可在集市上出售。
不論公社、社隊、生產隊所有的,還是社員個人的林木,都應明確林權,長期穩定不變。對于林權糾紛,各地黨委和政府應組織專門力量,按照有利生產、有利團結的原則,及時抓緊解決。
尊重社隊經營林業的自主權。國家的木材收購計劃,要同社隊協商,統一安排,適當留有余地。少林地區,社隊自己的林木,可以自采自用或議價出售。集體林區,在合理經營利用森林資源的前提下,社隊完成國家收購任務后,余下的木、竹及其制品,可以議價出售。林木采伐要經過審批。議價出售的木、竹,都應照章納稅。
國有林區范圍內的社隊和群眾,都應積極參加護林防火,保護和發展國有林。國營林業企業應該組織他們參加各項林業生產活動,付給合理報酬,使林區社隊和群眾得到經濟利益。
社隊附近的國有荒山荒地,國家近期無力造林的,可由社隊造林,地權不變,林木歸社隊所有,但不準開荒種糧或改作他用,以避免水土流失,也可以實行國社合作造林,比例分成。
各行各業都要積極造林 。工廠、礦山、機關、學校等單位住地和部隊營區 ,以及農場、牧場經營的地區 ,由各主管單位植樹種草 ,自造自有。鐵路、公路、河渠兩側,水庫周圍 ,由這些單位自造自有;也可以與社隊合作造林 ,比例分成;或者由附近社隊造林,林木歸社隊所有。上述各主管單位都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完成造林任務。煤礦、造紙等用材較多的單位,要積極建立自己的用材林基地,也可以與國營或社隊林場合作造林。提倡農村中、小學建立自己的林場或苗圃。提倡共青團、少先隊開展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公益活動,發揮青少年的生力軍作用。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城郊、農村社隊造林,可實行收入按比例分成或給予適當補助,作為青少年活動的經費。
加速城市綠化建設,發動群眾大力種樹、種草、種花,管理好園林綠地,美化市容。城市附近的國有荒山荒地,要在統一規劃下,實行機關、團體、學校、部隊等單位分段包干,義務造林,由林業部門組織管護,或者誰造誰管誰有。也可以組織待業青年專業隊,參加城市和郊區的綠化工作。
新建的工業基地、水庫、糧食和牧業基地,以及大中城市的市政建設,必須把植樹造林列入建設規劃,按期完成造林綠化任務。
為了鼓勵群眾發展林業的積極性,要通過調查研究,盡快改變目前木材價格不合理的狀況。同時,應當改進育林基金的管理辦法,保證用于更新和造林。
四
辦好社隊林場,實行群眾造林和專業隊管理相結合,加強經營管理,積極鞏固和發展造林成果。凡有成片造林、營林任務的社隊,都應該切實辦好林場或專業隊。要根據自愿互利、按勞分配的原則,合理解決辦場所需土地、資金、勞力以及收益分配、場員報酬等問題。國營林場也要努力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國營林場和社隊林場,都要堅決貫徹“以林為主,多種經營,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方針,搞好經濟核算,努力增加收入,逐年擴大再生產。
林工商綜合經營是建設我國現代化林業的方向。這種經營體制,可以適應林業生產長期性、連續性的特點,使營林、采伐、加工的全過程合理化,能夠按照森林條件和社會需要,做到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增加國家和社隊的經濟收益,更好地實現采育結合,以林養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各地應當積極試點,逐步把林場辦成林工商聯合企業。
五
實行科學造林、育林,切實加強技術指導 ,糾正植樹造林只求數量 ,不顧質量的偏向。要搞好調查設計,因地制宜地確定林種、樹種,落實技術措施,建立嚴格的檢查驗收制度,并認真加強撫育管理。
一定要按照造林計劃,選育良種,培育壯苗。要建立布局合理的種子生產基地,努力實現種子生產專業化、質量標準化,造林良種化。要挑選熱愛林業的積極分子,辦好社隊苗圃。國營苗圃要繁殖、推廣優良樹種,指導社隊育苗。
大力培養林業科學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廣大干部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普及林業科學技術知識,積極開展科學實驗,提高造林質量和科學管理水平。
積極開展封山育林、封沙育草,并在有條件的地方,推廣飛機播種造林、種草。在西北黃土高原等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地區, 要大力種草和發展灌木, 做到喬、灌、草相結合。
六
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都要把林業建設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認真加強領導,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抓 。要大力宣傳貫徹《森林法》。要健全和充實林業機構 ,并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必要的保證。實踐證明,各級領導,特別是縣委,只要把林業擺在重要位置,狠下功夫 ,持之以恒,條件較好的地方三、五年 ,差的地方十年左右,就能大見成效。全國有二百多個造林綠化較好的縣,象
湖南的
株洲,
河南的鄢陵,
山西的右玉,
陜西的淳化,
山東的兗州,
黑龍江的
綏化等,都這樣辦到了,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共產黨人是以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為己任的,如果我們的同志在一個地方工作多年,沒有把那里的造林工作搞好,長期山河依舊,那就辜負了黨和人民的期望。各級領導同志都應嚴肅地想一想這個問題,作出認真的回答。我們要樹雄心,立壯志,帶領群眾,苦干實干,抓好典型,堅持不懈地大造其林。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亂砍濫伐、毀林開荒,切實保護好現有林木,并且千方百計地節約木材。今后,從中央到地方,每個負責同志,除年老有病的外 ,每年要帶頭種樹 ,養成一種人人植樹愛林的良好社會風氣。要把全國各行各業、各方面的力量都動員起來,為實現綠化祖國、美化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江山這個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