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條文注釋
過失致人死亡,指主觀上出于過失,客觀上實施了致人死亡的行為。即行為人應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致人死亡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到這種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致使受害人死亡的結果發生。
認定本罪應該注意:第一,要將本罪與故意殺人罪區分開來。前者對死亡結果持否定態度,后者持希望或放任態度。第二,要把本罪同意外事件區別開來。前者對死亡結果應當預見,后者沒有預見也不能預見;前者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的罪過,應負刑事責任,后者無罪過,不應負刑事責任。第三,要把本罪與《刑法》另有規定的致人死亡的行為區別開來。實踐中因過失致人死亡的情況較多,《刑法》分則對這些情況如失火、交通肇事、重大責任事故等都作了專門規定,分別有獨立的罪名和法定刑,可分別按照各自有關條款的規定定罪處罰,不再另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搶劫過程中故意殺人案件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關于調整進境物品稅稅目稅率的通知
2011-01-24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