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繼去年遭受嚴重的夏秋旱后,今年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和南方部分地區又發生了嚴重的春夏旱,局部地區還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和由暴雨山洪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了嚴重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救災工作,對防災減災工作及時作出了部署。災區各級黨委和政府組織發動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切實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初步安排,災區人心安定,社會穩定,生產生活秩序基本正常。但是,也應該看到,災區群眾的生產生活仍有較大的困難,缺水、缺糧問題嚴重,救災任務還相當繁重。為了切實做好救災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切實加強對救災工作的領導。
災區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提高對做好救災工作的認識,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扎扎實實地做好救災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干部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災區,了解災情。從中央到地方,都要逐步掌握受災嚴重的省、地、縣、鄉的災情和受災群眾缺糧情況。要逐村逐戶核查,做到心中有數。要區別情況,統籌安排,確保重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受災群眾生活安排方案。統計、核查、報告災情一定要實事求是,不得隱瞞、造假。
二、確保受災群眾的口糧供應。
災區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受災群眾的口糧供應,按照先吃飯、后建設的原則調整支出結構,保證足夠的財力,妥善安排好群眾生活。對既缺糧又缺錢的貧困受災群眾,政府救濟糧、款要及時到位。救濟糧、款的發放必須堅持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公開發放的程序,實行民主監督,做到公平公正。對克扣、擠占、挪用、揮霍浪費救災資金和物資的,一經發現,要嚴肅查處。在做好政府救濟工作的同時,要區別不同情況,采取多種方式解決受災群眾的缺糧問題。缺糧面比較大的災區,可以組織對口支援,開展互助互濟,并通過發展生產和組織勞務輸出等措施,增強自救和抗災能力。在糧源充足、群眾有償還能力但目前無錢購糧的地區,可由地方人民政府組織,開倉借糧,動用地方庫存糧解決受災群眾口糧。具體借糧辦法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無論采取哪種辦法,都要確保受災群眾每人每天至少1斤基本口糧。
三、千方百計解決好災區人畜飲水和城市供水問題。
各地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保證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供應,絕對不能發生“水荒”。解決城市供水問題,要采取有力措施,特別是運用價格杠桿,促進各行各業、全體居民節水。嚴重缺水的城市,應提前做好應急用水預案。要切實解決好偏遠山區人畜飲水問題。在保證基本飲用水供應的前提下,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城鄉用水、生產生活用水矛盾。對個別飲水困難地方出現的哄抬水價的現象,要堅決予以制止和糾正。要開源節流兩手抓,優先搞好節水,同時積極籌措資金,廣辟抗旱應急水源,努力緩解水源緊缺的局面。
四、認真做好災區的疫病防治工作。
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與疫病的發生關系極大,特別是旱災的覆蓋面廣,水體等環境污染嚴重,衛生狀況惡劣,極易造成疫病的暴發流行。災區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發生大規模疫病流行的危險性和嚴重性,切實加強災區的疫病防治工作,立足于抗大災、防大疫,協調各有關方面,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參與疫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實防疫治病的責任制和各項防治措施,確保不發生太的疫病流行。
五、切實落實各項救災政策。
重災省(區、市)要做好農業稅費的減免工作,對連續多年遭災、生活困難的農戶,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減免農業稅、鄉鎮統籌費和村提留,切實減輕受災群眾的負擔。各級財政要及時采取轉移支付等方式,對災區給予適當補助。
六、迅速開展恢復生產和生產自救工作。
災區各級人民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廣開生產和生活門路,幫助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因地制宜地發展多種經營,力爭以秋補夏,以副補農。受旱地區要加強田間管理,力爭把秋糧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遭受澇災的地區,要加快排水、曬田、施肥,促進作物生長。對絕收的地區,要根據作物生育期和無霜期的情況,搶種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各地要抓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加強對秋蝗、棉鈴蟲、水稻螟蟲和流行性畜禽疫病的防治。受災嚴重的草原牧區,要做好牲畜越冬飼草、飼料的準備。各級政府還要有計劃地組織好勞務輸出,各項建設工程要盡可能多用災區民工。
七、繼續做好當前的抗旱防汛工作。
各地在做好救災工作的同時,要堅持抗旱防汛兩手抓。要按照今年全國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做好長期抗旱的思想和工作準備,落實各項抗旱工作措施,突出抓好節水,實行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水資源,提高用水效率。要警惕發生旱澇急轉和旱澇交替,克服麻痹僥幸思想,切實做好防大汛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各項措施的檢查和落實,明確職責,堅守崗位,加強堤防、水庫的防守,確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庫和大城市的安全。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庫也要強化防汛抗洪措施,力保安全度汛。要重視突發性災害的防御工作,特別要警惕暴雨山洪引發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災害和臺風災害,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八、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抗災救災工作。
中央和地方各有關部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急災區之所急,想災區之所想,盡最大努力,積極主動地為災區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做好各項服務和幫助指導工作。計劃、財政、金融部門要增加防汛抗旱救災資金和信貸投入,努力滿足防汛抗旱救災和恢復生產的資金需要;水利部門要密切注視旱情、汛情的發展,認真做好水資源調度;氣象部門要做好天氣預測預報工作,發揮氣象防災減災作用;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汛期地質災害的應急調查和監測預報,指導群眾及時疏散避險;農業部門要抓好種子、農機具的調劑、供應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指導,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民政部門要密切注視災情發展,及時了解掌握災情,做好救災糧款的發放工作;衛生部門要做好救災防病工作,確保災區不發生疫病流行;電力、石化、供銷部門要確保抗旱救災用電、油料、化肥的生產、調撥和供應。交通、鐵道部門要優先安排防汛抗旱救災物資的運輸。
當前防汛抗旱救災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我們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發揚抗洪精神,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項工作,奪取今年防災減災和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勝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年修正)
2012-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快遞暫行條例
2018-03-27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成員的函
2009-05-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
200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