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民事方面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
第三章 民事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第四章 刑事方面司法協助
第五章 其他規定
第六章 最后條款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以下簡稱“締約雙方”),為繼續發展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并完善和加深在司法協助方面的合作,決定締結本條約。
為此目的,締約雙方各委派全權代表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外交部副部長田曾佩
羅馬尼亞方面副國務秘書特奧多爾·梅列什干努
締約雙方全權代表互相校閱全權證書,認為妥善后,議定下列各條。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定 義
一、在本條約中:
(一)“民事案件”系指:民事法、婚姻法、商法和勞動法方面的案件;
(二)“主管機關”系指法院、檢察院和其他主管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機關。
二、本條約有關締約雙方國民的條款,除本國法律另有規定外,亦適用于其依所在地締約方法律建立的法人。
第二條 司法保護
一、締約一方國民在締約另一方境內,享有與該締約另一方面國民依其法律享有的同等的司法保護。為此目的,他們可以在與該締約另一方國民同等的條件下,在締約另一方主管機關進行訴訟或提出請求。
二、應締約一方國民的請求,締約另一方主管機關應幫助其尋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代理人。
第三條 司法協助的提供
締約雙方應根據請求,并按照本條約規定的條件,相互提供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
第四條 保證金的免除
締約一方法院對于締約另一方國民,不得因其為外國人而令其交納訴訟費用保證金。
第五條 訴訟費用的預付
締約一方國民在締約另一方境內,應在與該另一方國民同等的條件下預付訴訟費用。
第六條 訴訟論費用及其預付款的減免
締約一方國民在締約另一方境內,得在與締約另一方國民同等的條件下,申請減交或免交訴訟費用及其預付款。
第七條 減免訴訟費用的證明書
一、締約一方國民提出第6條所指的申請時,應同時提交根據締約雙方各自法律規定出具的關于其收入和財產狀況的證明書。
二、如果該申請人在締約雙方境內均無住所或居所,亦可由其本國外交或領事機關出具證明書。
第八條 聯系途徑
一、除本條約另有規定外,締約雙方主管機關的司法協助事務,應通過各自的中央機關相互通知。
二、前款所指“中央機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系指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羅馬尼亞方面系指司法部和總檢察院。
第九條 語 文
一、締約雙方中央機關進行書面聯系時,應使用本國語言并附英語譯文。
二、司法協助請求書及其附件應使用請求一方的語言書寫,并附有經證明無誤的被請求一方語言或英文譯文。
三、締約雙方可使用共同確定的中文、羅馬尼亞文和英文制作的表格,用于司法協助請求書。
四、締約一方主管機關向締約另一方提供司法協助時,使用本國語言。
第十條 司法協助的費用
締約雙方提供司法協助時應相互免費
第十一條 對證人和鑒定人的保護
一、對通過被請求一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通知前來的證人或鑒定人,不論其國籍如何,請求一方不得因其入境前所犯的罪行或者因其證詞、鑒定而追究其刑事責任、予以逮捕或以任何形式剝奪其自由。
二、如果證人或鑒定人在接到無需其繼續停留的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通知之日起30天后仍不離開請求一方境內,即喪失第一款給予的保護。但此期間不包括證人或鑒定人由于本人不能控制的原因而未能離開請求一方境內的時間。
三、不得強制被通知人前往作證或鑒定。
第十二條 證人與鑒定人費用的補償
一、證人和鑒定人與前往作證和鑒定有關的旅費、生活費以及因此而無法獲得的收入的補償由請求一方承擔。
二、鑒定人有權收取鑒定費,證人或鑒定人有權獲得的補償,應在通知中注明。應證人或鑒定人的要求,請求一方應向其部分或全部預付上述費用。
第十三條 在押人員的作證
如果締約一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有必要對締約另一方境內的在押人員作為證人加以訊問,本條約第8條規定的中央機關可就該人被移送到請求一方境內達成協議,條件是繼續處于在押狀態并在訊問后盡快送還。
第十四條 司法協助的拒絕
如果被請求一方認為執行請求將有損于本國的主權、安全或公共秩序,可以拒絕提供司法協助。
第十五條 司法協助適用的法律
一、被請求主管機關執行司法協助請求時,應適用其本國法律。
二、被請求主管機關可根據要求,適用請求書中所示的程序,但以不與其法律相沖突為限。
第十六條 司法協助的請求書
一、請求司法協助應使用請求書。請求書應載明下列內容:
(一)提出請求的主管機關的名稱和地址;
(二)如可能,被請求機關的名稱;
(三)訴訟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國籍、出生年月、職業、住所或居所及其在訴訟中的身份,法人則為其名稱和所在地;
(四)必要時,訴訟代理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姓名和地址;
(五)請求所涉及的訴訟標的;
(六)請求的事項。
二、請求送達文書,還應在請求書中寫明收件人地址及所送達文書的種類。
三、請求刑事司法協助,還應在請求書中寫明罪名和犯罪事實。
四、執行該請求所必需的其他文件和資料須隨請求書一并提供。
五、請求書應由請求機關加蓋公章。
第二章 民事方面送達文書和調查取證
第十七條 范 圍
締約雙方根據請求送達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詢問當事人、證人和鑒定人,進行鑒定、司法勘驗,確認真實以及其他與調查取證有關的訴訟行為。
第十八條 請求的執行
一、如果被請求機關無權執行請求,應將該項請求轉送有權執行請求的機關,并通知請求一方。
二、被請求機關如果無法按照請求書中所示的地址找到請求書所述人員,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確定地址;必要時可要求請求一方提供補充情況。
三、被請求機關如果無法執行請求,應通知請求一方,說明妨礙執行的原因,并退回請求書及其附件。
第十九條 通知執行情況
一、被請求一方應將執行請求的情況通知請求一方,并附送達回證或所取得的證據材料。
二、送達回證應包括收件人的簽名、送達人的簽名和送達機關的蓋章,以及送達的方式、地點和日期;如收件人拒收,應注明拒收的事由。
第二十條 外交或領事機關的職能
締約一方可以通過本國的外交和領事機關對在締約另一方境內的本國國民送達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提取證詞,但不得采取任何強制措施。
第三章 民事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第二十一條 承認與執行裁決的范圍
一、締約雙方應依照本條約規定的條件,在其各自境內承認與執行本條約生效后在締約另一方境內作出的下列裁決:
(一)法院和其他主管機關對關于財產要求和非財產要求的民事案件作出的裁決;
(二)法院就刑事案件中有關損害賠償所作出的裁決;
(三)對訴訟費用的裁決;
(四)仲裁庭作出的裁決。
二、在本條約中,“裁決”一詞也包括在法院制作的調解書。
第二十二條 拒絕承認與執行
一、對本條約第二十一條列舉的裁決,除可按本條約第十四條的規定拒絕承認與執行外,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在被請求一方境內不予承認或執行:
(一)根據作出裁決一方法律,該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和不能執行;
(二)根據被請求一方法律,作出裁決的一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對該案件無管轄權;
(三)根據作出裁決一方法律,未參加訴訟的敗訴一方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或在沒有訴訟行為能力時未能得到適當代理;
(四)被請求一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對于相同當事人之間就同一標的案件已經作出了生效裁決,或正在審理;或已先受理;或已承認了第三國對該案所作的生效裁決。
二、被請求一方應將拒絕承認與執行的理由通知請求一方。
第二十三條 承認與執行的程序
一、本條約第21條所規定的裁決的承認和執行,依照被請求一方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
二、承認和執行裁決時,被請求法院僅限于審查本條約所規定的條件是否具備。
第二十四條 承認與執行的請求書
一、請求承認與執行裁決的請求書,應由當事人提交給作出裁決一方有管轄權的法院,該法院應按本條約第8條規定的途徑將請求書轉給被請求一方法院。該項請求書亦可由當事人直接提交給被請求一方有管轄權的法院。
二、請求書應附下列文件:
(一)裁決的副本或經證明無誤的復印件。如果副本或復印件中沒有明確指出裁決已經生效和可以執行,還應為此附有證明書一份;
(二)證明未出庭的敗訴一方已經合法傳喚,以及在其沒有訴訟行為能力時可得到適當代理的證明書;
(三)請求書和第一、二項所指文件經證明無誤的被請求一方文字或英文的譯本。譯本一式兩份。
第二十五條 承認與執行的效力
裁決一經承認或決定執行,即與被請求一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作出的裁決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六條 承認與執行的費用
承認與執行的費用,由被請求一方法院依其本國法律確定并向請求人收取。
第二十七條 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締約雙方應根據1958年6月10日在紐約簽訂的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相互承認與執行在對方境內作出的仲裁裁決。
第四章 刑事方面司法協助
第二十八條 范 圍
締約雙方根據請求,相互代為送達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訊問人犯和被告,詢問證人和鑒定人,進行鑒定、搜查、司法勘驗以及其他與調查取證有關的訴訟行為。
第二十九條 請求的執行和通知執行結果
本條約第18條,第19條的規定同樣適用于刑事方面。
第三十條 刑事判決的通報
當締約一方法院作出對締約另一方國民的刑事終審判決時,應向締約另一方通報該判決的情況,并應要求向其提供該判決的副本。
第三十一條 贓款贓物的移交
一、締約一方應根據締約另一方的請求,將在其境內發現的罪犯在締約另一方境內犯罪時所獲的贓款贓物移交給締約另一方。但此項移交不得侵害與這些財物有關的被請求締約一方或第三者的合法權利。
二、如果上述贓款贓物對被請求的締約一方境內其他未決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是必不可少的,則被請求的締約一方可暫緩移交。
第三十二條 刑事司法協助的拒絕
一、除本條約第十四條規定的理由外,如按照被請求的締約一方法律,請求提及的行為不構成犯罪,被請求的締約一方可拒絕提供刑事司法協助。
二、被請求一方應將拒絕司法協助請求的理由通知請求一方。
第五章 其他規定
第三十三條 交流法律情報
締約雙方應根據請求,相互通報各自國家現行的或者過去實施的法律及其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情況。
第三十四條 認證的免除
締約一方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制作或證明的證書,只要加蓋公章,即可在締約另一方法院和其他主管機關使用,無需認證。
第三十五條 戶籍文件的送交
為了實施本條約,締約一方主管機關可根據締約另一方的請求,通過本條約第8條規定的途徑,免費送交有關的戶籍文件副本。但此項移交不得違反該締約一方的法律。
第三十六條 物品的出境和貨幣的匯出
實施本條約關于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的規定時,應遵守裁決的執行地締約一方關于物品出境和貨幣匯出方面的法律規定。
第六章 最后條款
第三十七條 爭議的解決
本條約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任何爭議,均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三十八條 條約的批準和生效
本條約須經批準,并自互換批準書之日起第30天開始生效。批準書在布加勒斯特互換。
第三十九條 條約的有效期
一、本條約無限期有效。
二、本條約自締約任何一方通過外交途徑書面提出終止通知之日起一年后失效。
締約雙方全權代表在本條約上簽字,以昭信守。
本條約于1991年1月16日在北京簽訂,一式兩份,每份都用中文和羅馬尼亞文寫成,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權代表 羅馬尼亞全權代表
外交部副部長?????????????????? 副國務秘書
田曾佩????????????????????????????? 特奧多爾·梅列什干努
(簽字)?????????????????????? (簽 字)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