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股權,被購買企業是否需要按照評估確認的價值調帳?
答: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的全部股權時,被購買企業保留法人資格的,被購買企業應當按照評估確認的價值調帳,被購買企業喪失法人資格的,公司應按購買企業評估確認后的價值入帳。
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的部分股權時,被購買企業的帳面價值應當保持不變。
八、公司能否將被購買企業全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納入會計報表?
答: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信息的公司,購買其他企業后,應將被購買企業購買日后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按應分享或應分擔的份額計算的金額,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國。公司在編制個別會計報表時,將購買日后享有或分擔的被投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納入利潤表;公司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應當以被購買企業編制的購買日后的會計報表為依據,并在合并會計報表附注中說明合并會計報表中所包含的被購買企業的會計期間。
九、公司購買其他企業,在購買日是否應當編制會計報表?
答: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的股權比例達到應編制合并報表的要求時,在被購買企業保留法人資格的情況下,公司應在購買日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的股權,在被購買企業喪失法人資格的情況下,公司應在購買日編制資產負債表。
十、企業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在改組時按評估確認的價值調整了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的,在計提折舊時,應按固定資產原帳面原價計提,還是按評估確認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
答:企業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在改組時按評估確認的價值調整了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的,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應按以下規定分別情況處理:
(一)企業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如果評估增值部分已按規定折成股份的,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應當按照評估后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折舊。
(二)企業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如果按規定評估增值部分不折成股份的,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可以按照固定資產原帳面原價計提的,也可以按照評估確認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也可以按照評估確認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具體應按以下規定分別處理:
1.按固定資產的帳面原價計提折舊。
企業在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時,雖然按照評估確認的價值調整了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但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仍然按照固定原帳面原價計提的,公司應按固定資產原帳面原價計提的折舊,借記有關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同時,按評估增值后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折舊與按原帳面原價計提的折舊之間的差額,或按規定的期限平均轉銷的金額,借記“資本公積”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2.按評估確認后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折舊
公司按評估確認后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折舊,按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借記有關科目,貸記“累記折舊”科目;同時,按評估增值后的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折舊大于按原賬面原價計提的折舊的差額,或按規定的期限平均的轉銷的金額,借記“資本公積”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十一、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由收購公司接受收購企業職工予以安置,并從原定收購 減去所接收職工的安置費,減去的這部分金額,在會計上應如何處理?
答:公司購買其他企業,由收購公司接受被收購企業部分職工予以安置,并從原定收購價中減去所接收職工的安置費,減去的這部分金額,在會計上應分別情況處理:如按協議規定,這部分安置費用于安置職工繼續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應作為增加所有者權益處理;如用于支付給被安置職工的,并且支付對象、金額、期限、方式比較明確的,應作為負債處理。
十二、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是否可以根據公司經營情況隨意確定?
答:長期待攤費用是指已經支出,但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除開辦費以外,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其他待攤費用。應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長期待攤費用應在受益期內按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
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的規定,固定資產大修理采取待攤方法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在租賃期內平均攤銷;其他長期待攤費用應在受益期內平均攤銷。公司應當嚴格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費用項目和攤銷期限平均攤銷計入損益,不得少攤或不攤。對于1993年財務會計制度改革時允許轉入長期待攤費用的
長期借款利息和匯兌損益,應當制定嚴格的攤銷計劃,并按計劃攤銷計入損益,不得長期掛賬,長期待攤費用的期末余額,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按照費用項目披露其余額、攤銷期限、攤銷方式等。
各級財政部門不得批準公司將不符合長期待攤費用性質的各項費用,以及不按規定期限分期攤銷的長期待攤費用,掛帳處理。
十三、公司發生的壞賬損失、待處理財產損失等應如何批準核銷?
答:公司發生的壞帳損失、待處理財產損失等,應當按照《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的規定進行處理,對已確認的壞賬損失、待處理財產損失等,經公司董事會批準后及時處理,各級財政部門不得批準公司的壞賬損失、待處理財產損失作掛賬處理。
十四、公司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超支應當如何處理?
答:公司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業務招待費開支標準執行,對于實際中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業務招待費應當如實計入當期損益,不得采取掛賬的辦法。
十五、公司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答: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除法律、會計準則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予以變更,或這種變更能夠提供有關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外,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
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在會計準則和《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允許的范圍內,由董事會決定,如董事會決定變更會計政策的,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說明變更的理由、變更的性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等資料。各級財政部門不得批準
公司變更會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