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西藏不發):
為了提高各級財政部門國債隊伍的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加強國債宣傳,普及國債知識,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國債工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經財政部部長辦公會批準,于1991年舉辦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現將競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各地區財政部門參照執行,組織好本地區的選拔賽。
附件: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實施方案
附件: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實施方案
國債工作已10年,為國家財政籌資千億元,3年的國債交易額超過百億元。國債牽連著千家萬戶、億萬群眾。國債發行、流通、兌付三個環節的工作已全面展開,全國國債工作隊伍迅速發展,開創了國債工作新局面。為適應國債工作的迅速發展,定于1991年舉辦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以國債業務知識為主)。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主辦單位
財政部國家債務管理司與中央電視臺經濟部聯合舉辦。
二、參賽對象
縣級以上(含縣級)財政部門具體從事國債工作的人員。
三、參賽資格及報名辦法
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在本地區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內主管國債業務的股(科、處)及所屬的財政部門國債轉讓中介機構中,選拔7名選手(必須是所屬財政部門的正式干部、職工或工作一年以上的合同制職工)及2名領隊組成2個代表隊(其中3名選手參加債券業務知識競賽,4名選手參加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競賽),于6月底前按照本方案規定的報名表將參賽選手及領隊報各賽區組委會進行資格審查。
四、競賽的方式
整個競賽分兩部分進行。一部分是債券業務知識的競賽,另一部分是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的競賽。兩部分的競賽均分預賽、決賽兩個階段進行。為了減少各賽區承辦預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組織工作和保持競賽的公平性,各賽區的債券業務知識競賽的預賽采取試券筆答的形式進行。預賽的試題由財政部統一命題。在各大區預賽時,如出現團體總分并列第一時,由財政部派出的代表當場抽簽決定一個參加全國決賽的代表隊。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競賽的預賽采取現場操作的形式進行。預賽的試題由財政部統一命題,預賽個人單項第一名的選手參加全國決賽。各大區預賽如出現個人單項第一名名次并列時,由財政部派出代表當場抽簽決定一名參加全國決賽的選手。
五、競賽時間及地點
因由財政部統一命題,各大區債券業務知識競賽的時間,預算統一在1991年11月8日進行;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競賽的預賽統一在1991年9月10日進行。債券業務知識競賽的決賽定于1991年12月下旬在北京市舉行。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競賽的決賽定在1991年9月下旬在沈陽市舉行。
六、競賽的主要內容
債券業務知識競賽的內容:
(一)國債基礎知識,包括公債歷史及有關理論,現行的政策法規、制度、外國的國債知識,等等;
(二)其他有價證券的常識;(三)有關國債的財政政策知識;
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競賽內容:
(一)匯總傳票;(二)債券清點;(三)分類制票;(四)債券整理。
七、競賽組織工作
(一)擬設主席團,建議由中央國庫券推銷委員會及有關人士組成。
(二)競賽領導小組,由財政部、中央電視臺各賽區預賽承辦省(市)財政廳(局)領導組成。
(三)競賽組織委員會,由國債司及承辦預賽省(市)財政廳(局)綜合處(債務處、信用處)、國債中介機構領導組成。
(四)裁判組:
裁判長:國債司領導;
裁判員:由國債司內債處有關干部及各賽區組委會推選的有關人員擔任。
(五)承辦預賽的單位由財政部選定:
1.承辦債券業務知識競賽的承辦單位:華北地區:北京市財政局;東北地區;大連市財政局;華東地區:浙江省財政廳;中南地區:湖北省財政廳;西南地區:云南省財政廳;西北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
2.承辦債券業務技術操作競賽的單位:華北地區山西省財政廳;東北地區遼寧省財政廳;華東地區山東省財政廳;中南地區武漢市財政局;西南地區重慶市財政局;西北地區西安市財政局。
八、評比及獎勵辦法
(一)各大區預賽的獎勵辦法,由各承辦單位自行決定。
(二)債券業務知識競賽決賽設團體前6名;獎勵辦法:按團體總分前6名的順序分別頒發獎杯及獎品;對團體前6名的代表隊選手分別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債券業務技術操作項目競賽決賽只設個人單項“操作能手獎”。按操作項目完成的質量和時間快慢決出“操作能手獎”名次。“操作能手獎”設前3名。
九、經費來源及開支范圍
(一)以財政證券公司或其他單位贊助為主要來源。
(二)以國債推銷經費補充。
(三)經費主要用于租用場地、賽事編導和獎品購置。
十、為了配合這次競賽,財政部國債司組織編寫了參考題及其參考答案。這本參考資料書擬在1991年7月底出版。希望各地在6月底以前將該書籍訂購數電告財政部國債司。
十一、以上主要是決賽的實施方案,各大區組織預賽時可供參考。
附:
一、參加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報名表
二、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規則
附一:參加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報名表
┌─────────┬───────┬─────────┬──────┐
│ │ │ │ │
│姓名: │性別: │文化程度: │ (照片) │
│ │ │ │ │
├─────────┴───────┴─────────┤ │
│ │ │
│工作單位: │ │
│ │ 1寸 │
├───────────────────────────┴──────┤
│ │
│參賽項目: │
│ │
├─────┬────────────────────────────┤
│ │ │
│ 工作單位 │ (蓋章) │
│ │ │
│ │ │
│ 意 見 │ │
│ │ │
├─────┼────────────────────────────┤
│ │ │
│ 省 級 │ (蓋章) │
│ │ │
│財政廳(局)│ │
│ │ │
│ 意 見 │ │
│ │ │
├─────┼────────────────────────────┤
│ │ │
│ 各 區 │ (蓋章) │
│ │ │
│ 組委會 │ │
│ │ │
│ 意 見 │ │
│ │ │
└─────┴────────────────────────────┘
附二:全國財政債券業務知識競賽規則
第一條 總則:
一、參加比賽的代表隊必須服從競賽組織委員會領導,遵守各項規則。
二、比賽期間,參賽隊員必須服從裁判的裁決,如有異議,可通過領隊向組委會反映,予以裁定。
第二條 各項比賽細則
一、債券基礎知識部分
預賽競賽規則:
1.參賽各隊,由3名選手組成。競賽采取試卷筆答的形式進行。參賽各隊3名選手可共同商討答題。
2.規定比賽時間一到,各參賽隊選手必須立即停止答題。否則答題試卷無效。
3.比賽采取閉卷答題,參賽選手不準帶任何參考材料。
決定競賽規則:
1.參賽各隊,由3名選手組成。競賽分必答和搶答兩部分,其中必答部分由3名選手各答一套題,由選后抽簽確定。
2.比賽分數,100分為起點,每答對一題增加10分。必答題答錯不減分,搶答題答錯一題扣10分。
3.在搶答比賽時,搶答犯規扣減10分。
4.比賽答題時間為每題30秒鐘,超過答題時間的不得分。
5.如遇并列情況加賽3道搶答題確定名次。
二、技術操作項目部分
這部分競賽的預賽和決賽規則統一按本規則執行。每名選手限報二個單項。本部分競賽只設個人單項獎,不設個人全能獎和團體獎。
(一)分類制票
1.每隊參賽選手,發給排好順序的1983——1990年度國庫券60張(按6個檔次,每檔10張,5元、10元面值不等),年份、張數、面值、面額均等。現場公布各年份的每元單價,并可在賽前填好。在2分鐘內,按年度和券面尾號進行分類清點,按規定的欄次填制“國庫券買進憑證”,計算各年度國庫券的券面合計額、各年度國庫券的應付現金額和券面額、應付現金額的總計,填寫日期、加蓋名單。
2.債券清點計算完畢,須整齊地擺放在桌面上方,并舉手示意裁判時。
3.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間速度計分。速度最快者得100元,速度排列第二者得99分,排列第三者得98分,以此類推。時間速度相同者并列。超過2分鐘者,不計名次。
4.質量分:
(1)憑證填制和計算均正確者得100分;
(2)各欄次計算準確,但年份、日期沒填及名單沒蓋者,每項扣3分;
(3)各欄次計算準確,只有總計券面額寫錯或漏寫者,扣5分;
(4)券面額和應付現金額及合計、總計額,每錯一處扣20分。
5.速度分與質量分合并計算,按分數高低排列名次。
(二)債券單指單張清點
1.每隊參賽選手,分發給××年5元面值不打把國庫券700張,限時2.5分鐘,每清點100張打成一把,并加蓋名章。
2.裁判宣布“最后10秒鐘”時,選手立即停止清點,并將清點不足100張的國庫券打把,在“腰條”上記載張數,不蓋章。
3.必須單指單張清點,不準多指多張、扇面點,違者取消成績。
4.質量要求:每把券必須整齊(四面不露頭)、腰條捆緊、券不折疊、蓋章清楚。
5.有下列情形者,扣減張數:
(1)每把100張中,不論多或少若干張,均不計算該把成績,不足100張的零把,腰條上記載的張數與實際不符合者,也不計算該零把的成績;
(2)腰條松散、發行散券者,該把不計算成績;
(3)腰條松散、雖未發生散券,但用筆一挑即開者,扣減10張;
(4)小把不整齊(露頭或折疊),扣減5張;
(5)漏蓋名章,扣該把5張。
6.按最后裁定清點實得張數多少,排定名次。
(三)債券整理
1.每隊參賽選手,分發給××年度5元面值打把國庫券10把(每把100張),裁判宣布開始后,將每把腰條拆開,重新打把,10把用手工打成一捆,并捆緊。捆繩兩豎一橫,打三點結點,寫好封簽,粘到券的背面,在每把的腰條和封簽上均加蓋名章,完成后即刻舉手示意裁判計時。
2.按時間快慢計算速度分。即第一名得100分,第二名得99分,第三名得98分,以此類推。時間相同者成績并列。
3.質量分;打把腰條要居券的長度二分之一處。捆繩豎向要居券的長度四分之一處,橫向居券的寬度二分之一處。捆繩必須打三個結點。封簽按內容要求填全,貼正,粘貼面積不得少于券面的五分之四。名章蓋全,不準用滾輪章、手指章。
質量滿分100分。
4.有下列情形者扣分:
(1)打把腰條偏離中線左或右各5毫米以上(含5毫米)者,每把扣3分;
(2)捆繩少一個結點扣5分,豎向、橫向捆繩偏離質量要求位置5毫米者扣3分,最后結扣用筆一挑即開者扣5分;
(3)封簽填寫不全,每少一項或錯寫一項扣2分;
(4)粘貼面積少于券面五分之四者扣2分;
(5)印章不全,每少蓋一個章扣1分。
5.速度分和質量分合并計算,按合計分值高低排列名次。分值相等者,名次并列。
(四)匯總傳票
1.每隊參賽選手,發給一本傳票,賽前指定20面共100個數,限時五分鐘,同行數相加,答數記在答卷內。
2.按發給的匯總傳票答卷,由第一題序組開始,按規定頁數,填寫答數。按“匯總傳票答卷”順序答題,違者不計成績。
3.比賽一律用算盤計數,大小不限,位數不限。
4.當裁判宣布“最后10秒鐘”時,一律停止計數,違例者不計成績。將已打完的頁數和合計數,在10秒鐘之內填入答卷。
5.比賽開始之前,先將編號、單位、姓名、日期填好;
6.每答對一行得20分,另頁答對按頁數計算,每頁1分。一行20頁,多打或少打一頁及答錯者,均不得分也不扣分。另頁合計答錯也不得分、不扣分。
按最后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第三條 附則
1.參賽代表隊及選手分組、順序、均抽簽決定。選手必須衣著整潔、佩帶號碼,按時參加比賽。
2.比賽用算盤、計算器、筆、夾均由選手自備:其他用品,由組委會統一提供。
3.賽前,選手要按規則要求做好準備,不得違例,比賽結束后統一退場。
4.選手在比賽中,違反競賽規則,即取消該項比賽成績。
附:匯總傳票答卷。
編號:
單位: 匯總傳票答卷
姓名:
┌──┬──────┬──────┬───┬─────────────┐
│題序│自 至 頁 │ 終止頁數 │ 行數 │ 答 數 │
├──┼──────┼──────┼───┼─────────────┤
│一 │自 頁至 頁│ 頁│一 │ │
├──┼──────┼──────┼───┼─────────────┤
│ │ │ 頁│二 │ │
├──┼──────┼──────┼───┼─────────────┤
│ │ │ 頁│三 │ │
├──┼──────┼──────┼───┼─────────────┤
│ │ │ 頁│四 │ │
├──┼──────┼──────┼───┼─────────────┤
│ │ │ 頁│五 │ │
├──┼──────┼──────┼───┼─────────────┤
│二 │自 頁至 頁│ 頁│一 │ │
├──┼──────┼──────┼───┼─────────────┤
│ │ │ 頁│二 │ │
├──┼──────┼──────┼───┼─────────────┤
│ │ │ 頁│三 │ │
├──┼──────┼──────┼───┼─────────────┤
│ │ │ 頁│四 │ │
├──┼──────┼──────┼───┼─────────────┤
│ │ │ 頁│五 │ │
├──┼──────┼──────┼───┼─────────────┤
│三 │自 頁至 頁│ 頁│一 │ │
├──┼──────┼──────┼───┼─────────────┤
│ │ │ 頁│二 │ │
├──┼──────┼──────┼───┼─────────────┤
│ │ │ 頁│三 │ │
├──┼──────┼──────┼───┼─────────────┤
│ │ │ 頁│四 │ │
├──┼──────┼──────┼───┼─────────────┤
│ │ │ 頁│五 │ │
├──┼──────┼──────┼───┼─────────────┤
│四 │自 頁至 頁│ 頁│一 │ │
├──┼──────┼──────┼───┼─────────────┤
│ │ │ 頁│二 │ │
├──┼──────┼──────┼───┼─────────────┤
│ │ │ 頁│三 │ │
├──┼──────┼──────┼───┼─────────────┤
│ │ │ 頁│四 │ │
├──┼──────┼──────┼───┼─────────────┤
│ │ │ 頁│五 │ │
├──┼──────┼──────┼───┼─────────────┤
│ │ │ │ │ │
├──┼──────┼──────┼───┼─────────────┤
│ │ │ │ │ │
└──┴──────┴──────┴───┴─────────────┘
注:行數打全者不填終止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13-10-25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2004)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