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釋義: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附則 一般來說,“附則”規定的是雜項條款,一般包括法律中涉及的名詞或術語的解釋,關于法律適用范圍的參照擴大或排除,關于制定實施辦法的授權,關于法律的施行時間等等。本章共三條,對領導成員概念作出了解釋,并規定了本法施行的時間。 第一百零五條 本法所稱的領導成員,是指機關的...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違法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即因違法行為而在法律上受到的相應制裁。法律責任從性質上說可分為三種: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從具體承擔方式上劃分,法律責任又可分為人身責任、財產責任、行為責任等。為保障...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職位聘任 職位聘任是機關通過合同選拔、任用公務員的一種人事管理制度。與選任制、委任制相比,職位聘任具有引入市場機制、開放靈活的特點,近一、二十年來,國外公務員管理越來越多地采用聘任制。公務員法專章規定職位聘任,是對我國公務員制度的發展和創新。在機關內,部分職位實行聘任制,具有...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申訴控告 本章是關于公務員申訴控告制度方面的規定。公務員的申訴控告制度,不僅是公務員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整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和完善公務員申訴和控告制度,對維護公務員合法權益,促使各機關及其公務員依法辦事,具有重要意義。 第九十條 公務員...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退休 公務員退休是指公務員因達到退休年齡等原因而退出工作崗位,公務員退休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公務員退休制度,對于維護公務員的合法權益、保證公務員隊伍的新陳代謝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章共三條,對公務員強制退休、提前退休以及退休后的待遇作了規定。 第八十七條...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辭職辭退 辭職辭退制度是公務員管理的重要環節,它解決的是公務員隊伍的“出口”問題。確立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為公務員的合理流動提供了正常的法律機制,解決了公務員“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問題。對于打破過去長期存在的公務員的“鐵飯碗”,保證公務員隊伍的優化、精干,保持公務員隊...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工資福利保險 工資福利保險直接涉及公務員的經濟利益,特別為公務員所關注。同時,由于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標準還是其行業從業人員工資福利保險的參考標準,因此,也為社會各方面所關注。本法總結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制度實施的經驗,對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制度作了規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改革是將公...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交流與回避 第六十三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交流制度。 公務員可以在公務員隊伍內部交流,也可以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交流。 交流的方式包括調任、轉任和掛職鍛煉。 【釋義】本條是對公務員交流的范圍和方式的規定。 一、公務員交流制...
公務員法釋義:第十章
第十章 培訓 公務員培訓是指機關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職位要求,對公務員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以開發公務員的潛力,改善公務員的知識結構,提高公務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我國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實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培訓是公務員素質保障機...
公務員法釋義:第九章
第九章 懲戒 本章是關于公務員紀律與處分的規定。國家為保障公務執行的合法高效,對公務員的行為予以規范,這種行為規范的表現之一就是公務員的紀律。公務員的紀律是公務員義務的具體化,它有助于保證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維護機關的良好形象,促使公務員依法履行公務。本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了公務員應當遵守...
公務員法釋義:第八章
第八章 獎勵 公務員獎勵制度是由公務員法所確認的,由獎勵的原則、條件、種類、機構及其權限等諸多環節所組成的公務員獎勵規范的總稱。建立公務員獎勵制度的意義在于:首先,獎勵具有激勵和約束作用。通過獎勵公務員獲得物質上和榮譽上的利益,從而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使其嚴格要...
公務員法釋義:第七章
第七章 職務升降 第四十三條 公務員晉升職務,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職經歷等方面的條件和資格。 公務員晉升職務,應當逐級晉升。特別優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規定破格或者越一級晉升職務。 【釋義】本條是關于公務員晉升職務的規定。 ...
公務員法釋義:第六章
第六章 職務任免 第三十八條 公務員職務實行選任制和委任制。 領導成員職務按照國家規定實行任期制。 【釋義】本條是關于公務員職務任用方式和領導成員實行任期制的規定。 一、任用的含義 公務員的任用,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和政黨等機關在法定的權限內,依照法定程序任用公務員...
公務員法釋義:第五章
第五章 考核 公務員考核是指公務員管理部門依照管理權限,依據公務員考核的內容、標準、程序和方法,對公務員進行考察和評價,以此作為對公務員進行獎懲、培訓、辭退以及調整職務、級別和工資依據的制度。公務員的考核制度是公務員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制度,它有利于發現和選拔優秀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調...
公務員法釋義:第四章
第四章 錄用 錄用,是指機關通過法定程序,采用公開考試、嚴格考察的辦法和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選拔優秀人才擔任主任科員以下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公務員的人事制度,具有公開性、平等性和競爭性三大特點。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非公務員獲得公務員身份主要有四種方式:選任、調任、聘任和錄用,...
公務員法釋義:第三章
第三章 職務與級別 第十四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于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
公務員法釋義:第二章
第二章 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 第十一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
公務員法釋義:第一章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本條是關于立法目的和根據的規定。 一、制定公務員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貫徹依法治國、實現干部...
婚姻家庭
勞動工傷
債權債務
交通事故
刑事
房產糾紛
合同事務
公司
知識產權
征地拆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