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委內各廳局:
國務院近日發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04]24號)。《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規定了今后十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要求、主要任務和措施。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綱要》,全面推進各級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監督管理,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認真學習貫徹《綱要》精神,充分認識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重要意義
依法行政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政府機關運作方式的基本特征。《綱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總結近年來推進依法行政的基本經驗,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是建設法治政府的綱領性文件。各級國資委作為本級政府的直屬特設機構,雖然不具有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但同樣需要從建設法治政府的高度,認真學習貫徹《綱要》,全面領會和把握《綱要》的精神實質,按照《綱要》要求,依法履行職責,依法監管,依法辦事,學會并善于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和指導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不斷提高依法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的能力和水平。
二、牢牢把握職責定位,全面落實《綱要》提出的總體目標和基本要求
實現政資分開、政企分開,堅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理順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能與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能的關系,理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職能和權限,是《綱要》提出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目標和基本要求。各級國資委要圍繞《綱要》確立的總體目標和基本要求,根據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牢牢把握特設機構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嚴格定位,切實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一是堅持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的原則,正確處理與政府其他機構、部門的職責定位關系,既堅持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不行使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又堅持政府其他機構、部門不履行出資人職責。二是堅持“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的“三統一”原則,堅持“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三結合”原則,依法全面充分地對所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切實做到出資人主體到位、權利到位、責任到位。三是堅持政企分開,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正確處理與所出資企業的關系,尊重和維護企業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不得干預企業經營自主權。四是堅持“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代表”的原則,正確處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出資關系,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監管國有資產的兩個積極性,堅持上一級國資委依法對下一級政府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三、建立健全制度規范,提高依法監管國有資產的能力和水平
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實施行政管理,即合法行政,這是《綱要》提出的首要要求。各級國資委作為政府的直屬特設機構,依法履行職責的前提和基礎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國資委要圍繞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按照條件成熟、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做好國有資產監管立法計劃編制工作和法規起草工作,做到立法決策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相統一,立法進程與體制改革進程相適應。
各級國資委的各項工作都要納入法制化軌道,運用法律指導和規范各項國有資產監管和企業改革工作,把業績考核、統計評價、產權管理、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管理、企業改革改組、企業分配管理、監事會及企業領導人員管理等工作中成熟的做法用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的形式體現出來。要根據《綱要》精神,切實堅持合法監管、合理監管、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原則。
在起草制定規章的過程中,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一是規章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與法律法規相抵觸;二是不能超越法律法規授權的范圍以及國資委的職責范圍;三是沒有法律法規的規定,國資委不得作出影響企業權益或者增加企業義務的決定;四是規章制定符合法定程序,嚴格按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進行;五是作出的規定要明確、具體,有可操作性,能解決實際問題;六是要擴大立法工作的公眾參與程度,廣泛征求各有關方面意見,特別是所出資企業的意見,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建立和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是促進企業依法改革發展的前提,也是國資委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基礎和保障。國資委要加大對企業法制工作指導的力度,努力提高所出資企業特別是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推動企業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為核心的防范企業經營風險的各項法律事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形成風險控制機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四、加強組織學習,切實落實《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對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國資委機關干部要高度重視,把依法辦事真正落實到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從根本上轉變那些不能適應依法治國、依法履行職責、依法監管要求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要認真學習貫徹《綱要》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按照《綱要》要求,建立學法制度,倡導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風氣,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綱要》的貫徹落實,是一項全局性和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國資委要認真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形成全面推進依法履行職責、建設法治政府的制度環境。要適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新職責、新任務、新要求,加強調查研究,充分發揚民主,提出依法進行國有資產監管的政策措施,對在全面推進依法監管中形成的經驗要及時宣傳交流。各單位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從實際工作出發,制定本單位具體制度和措施,依法規范各項監管工作。有非行政性審批職能的單位,要參照《行政許可法》建立健全審批制度,做到工作程序規范化,審批標準科學化,審批環節透明化。要建立依法行政的監督責任機制,自覺接受各方面特別是所出資企業的監督,依法保護企業對監管行為實施監督的權利,將國有資產監管行為納入制度化軌道,不斷開創依法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的新局面。
二00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201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2014-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2013-11-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3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