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
切實開展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對于及時發現和打擊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犯罪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遏制犯罪分子以注冊商貿企業為手段從事專用發票犯罪活動,《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商貿企業增值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1〕73號)規定,必須根據《增值稅日常稽查辦法》按月對商貿企業進行增值稅納稅評估(以下簡稱納稅評估),凡納稅申報異常且無正當理由的,須立即移送稽查,并停供專用發票,收繳其尚未使用的專用發票。各地反映,此項規定在執行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目前金稅工作尚未覆蓋增值稅納稅申報和稅款繳納信息的采集與評估工作,依靠手工作業難以做到按月對所有商貿企業進行納稅評估。二是《增值稅日常稽查辦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工作要求。三是納稅申報情況異常是否有正當理由,只有通過稽查才能確認,移送稽查以前難以確認。四是,納稅評估的工作職責不明確,不利于組織和落實納稅評估工作。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切實開展商貿企業納稅評估工作,國家稅務總局特制定《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現印發給你們,并對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凡使用十萬元版、百萬元版專用發票的商貿企業,必須按月進行納稅評估。對其他商貿企業是否進行納稅評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確定。
本通知所稱商貿企業,系指具有一般納稅人的資格,且實際從事批發業務或批零兼營業務而以批發業務為主的商品流通企業。
二、自2002年2月1日起,凡納入納稅評估范圍的商貿企業應在申報期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如下資料:
(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式四份);
(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式四份);
(三)《增值稅進銷項稅額明細表》(樣式附后,一式兩份);
(四)《稅收專用繳款書》;
(五)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納稅申報資料。
三、納入納稅評估范圍的商貿企業,須在2002年1月底以前,申報其在2001年12月底前取得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專用發票所注明的稅額有多少尚未抵扣。逾期不申報的,此項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一律不再予抵扣,對于商貿企業的此項申報,其主管稅務機關應在2002年2月底前核實完畢,并于2002年3月底以前逐級上報至總局,不得延遲。
四、從2002年2月1日起,有自營進出口業務的商貿企業須報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門關于賦予其進出口經營權的批準文件的復印件(以下簡稱進出口經營權批件);否則,其取得的海關增值稅完稅憑證不得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有自營進出口業務或委托代理進口業務的商貿企業,須在簽定的進口合同后五日內報送合同復印件。未按期報送合同復印件的,其相關進口貨物的海關增值稅完稅憑證不得作為扣稅憑證。
現已有自營進口業務的商貿企業,應在2002年1月底前報送進出口經濟權批件;否則,其取得的海關增值稅完稅憑證不得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現已有自營進口業務或委托代理業務,而且相關進口貨物的進項稅額尚未抵扣完畢的,應在2002年1月底前報送有關的進口合同復印件,未按期報送合同復印件的,相關的尚未抵扣完畢的進口貨物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所有商貿企業,無論其是否納入納稅評估范圍,凡有自營進出口業務或委托代理進口業務的,均應執行本規定。
五、凡當月應進行納稅評估的商貿企業,其每月納稅評估必須在當月完成,不得延遲。
六、《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所規定的納稅評估內容必須全面分析,不得遺漏。其中任何一項內容屬于異常,即須移送稽查部門進行稽查。
七、納稅申報異常的商貿企業被移送檢查后,稽查部門應首先檢查確認其是否有虛開專用發票、開具變造專用發票行為,并將確認結果通知納稅評估崗位。如果需要檢查被移送的商貿企業是否有其他稅收違規行為,對其他稅收違規行為的檢查,則應在檢查確認其是否有虛開專用發票、開具變造專用發票行為,并將確認結果通知納稅評估崗位之后進行。
八、移送檢查的商貿企業,需要停供專用發票和收繳其尚未使用的專用發票的,由稽查部門確定并通知發票發售部門執行。移送檢查的商貿企業,在檢查期間發生銷售行為需領購專用發票的,可向稽查部門提出領購申請,由稽查部門審核是否確有貨物交易行為及應稅銷售額是否真實。確有貨物交易行為并且應稅銷售額真實的,由稽查部門通知納稅評估崗位核定專用發票限額和用量,并由納稅評估崗位通知發票發售部門按照核定結果銷售專用發票。
九、增值專用發票的管理工作和增值稅納稅申報與納稅評估的管理工作,應由各級稅務機關負責流轉稅管理的部門負責。凡目前尚未由負責流轉稅管理的部門進行管理的,2001年年底前一律移交負責流轉稅管理的部門進行管理。
基層征收管理部門應按《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的規定設立相應崗位,專門負責納稅評估工作。
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可在不違反本通知及其所附《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規定的前提下,制定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的具體實施辦法。
十一、對于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實行責任追究制的具體規定,另行下達。
附件: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
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
一、納稅評估內容
(一)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銷項稅額的分析:
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額明細表》(附件1)以下稱《明細表》,第1行“(一)防偽稅控專用發票”項目中的“稅額”數應等于當期金稅工程報稅系統所采集的銷項稅額數,不等于的屬于異常。
商貿企業全部應稅貨物的銷售均使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專用發票,《明細表》第10行“(五)小計”項目中的“稅額”數應等于《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以下稱《申報表》,第2、3、4行的“稅額”數合計,不等于的屬于異常。商貿企業只有部分應稅貨物銷售使用防偽系統開具專用發票,《明細表》第10行“(五)小計”項目中的“稅額”數應小于《申報表》第2、3、4行的“稅額”數合計,大于或等于的屬于異常。
(二)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進項稅額的分析
當期《明細表》第11行“(六)期初未抵扣防偽稅控專用發票”項目的“稅額”,應當等于上期《明細表》第16行“(九)期末未抵扣防偽稅控發票”項目的稅額數,不等于的屬于異常。
當期《明細表》第12行“(七)本期全部認證通過防偽稅控發票”項目中的“稅額”數應等于當期金稅工程認證系統所采集的認證通過的進項稅額數,不等于的屬于異常。
《明細表》第(六)至(九)項的邏輯關系應符合下列公式,不符合的屬于異常。
第13行“(八)當期申報抵扣防偽稅控發票”項目的“稅額數”
第11行“(六)期初 第12行”(七)當期 第16行“(九)期末=末抵扣防偽稅控發票”+全部認證通過防偽稅控-為抵扣防偽稅控發票“項目的”稅額“數 發票”項目的“稅額”數 項目的“稅額”數
(三)進項稅額構成分析
商貿企業沒有自營進口或委托代理進口業務而以海關增值稅完稅憑證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的屬于異常。
商貿企業沒有收購農產品業務而以農產品收購憑證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的,屬于異常。
(四)銷售額變動率分析:
本年累計應稅銷售額-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
???????????????????? 本年累計應稅銷售額-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
累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100%
????????????????????????????????? ?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
????????????????????????
???????????????????? 當月應稅銷售額-上月應稅銷售額
當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100%
????????????????????????????????? ?上月應稅銷售額
累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或當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超過50%的,屬于異常
商貿企業沒有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的,只分析其當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有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的,可以不分析當月應稅銷售額變動率。
(五)稅負率差異幅度分析
???????????????????? 某企業稅負率-本地區平均稅負率
稅負率差異幅度=—————————————————————×100%
???????????????????????????? ??本地區平均稅負率
????????????????????????
?????????????????????????? 本年累計應納稅額
企業稅負率=————————————————————×100%
??????????????????????? ?本年累計應稅銷售額
本辦法所稱“地區”,系指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或省直轄市、地、州、盟及相當級別的地區。具體按哪一級地區確定本地區平均稅負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決定。
稅負率差異幅度抵于負30%的,屬于異常。
(六)增值稅繳納情況分析
未經稅務機關批準而沒有及時繳納增值稅稅款或沒有足額繳納增值稅稅款的,屬于異常。
二、納稅評估工作崗位職責
(一)縣級以上(含縣級)國稅局流轉稅管理部門負責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各級納稅評估工作規程、任務、目標和考核制度,并對下級納稅評估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考核。
(二)納稅評估資料受理崗位及職責:
負責接收納入納稅評估范圍的商貿企業報送的納稅評估資料,并審理其資料的完整性。
(三)納稅評估資料傳遞崗位及職責:
負責收集整理并向納稅評估崗位傳遞全部納稅評估資料。
(四)納稅評估崗位及職責:
1、按照《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辦法》的規定,對納稅評估資料進行全面分析。
2、對評估指標有一項異常的商貿企業,及時移交稽查部門進行檢查。
3、對評估指標異常的企業,在稽查部門稽查期間,核定商貿企業專用發票的限額和用量,并通知發票發售部門按照核定結果銷售專用發票。
4、對稽查部門反饋的稽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并與稽查部門定期實施復評復查。
5、匯總、整理評估資料及檔案,總結評估情況及發現的問題,提出有關工作建議,形成評估工作報告。
三、納稅評估工作規程
(一)納稅評估資料受理崗位應在每月稅款征收期內嚴格審核商貿企業報送的納稅評估資料的完整性,并與當日將資料傳遞到納稅評估資料傳遞崗位。
(二)納稅評估資料傳遞崗位應在接到納稅評估資料受理崗位傳遞的次日,完成以下工作:
1、收集整理全部納稅評估資料,資料包括:
(1)納稅人報送的全部納稅評估資料。
(2)《認證結果通知書》
《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明細表》。
2、填制《增值稅納稅評估資料傳遞單》(附表2),連同納稅評估資料以紙質或電子信息的方式傳遞到納稅評估崗位。
(三)納稅評估崗位在《增值稅納稅評估資料傳遞單》上簽字接受后,在15個工作日內,對納稅評估資料逐戶進行指標分析,逐戶填制《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重點指標分析表》(附表3),并根據分析結果,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對評估無問題的商貿企業,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將評估資料歸檔;
2、對評估指標有一項屬于異常,填制《增值稅納稅評估移交單》(附表4),經主管領導批準后,隨附《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重點指標分析表》及其他評估資料,一并移交稽查部門。
(四)稽查部門在《增值稅納稅評估移交單》簽字接收后,做如下處理:
1、在30個工作日內,檢查企業是否存在虛開專用發票、開具變造專用發票的行為,并將《增值稅納稅評估移交問題反饋單》(附表5)傳遞到納稅評估部門;
2、按照稽查工作要求,對移交的商貿企業做出稽查結論或做出稅務處理決定的,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將《稅務稽查報告》及相關稽查資料(復印件)傳遞給納稅評估部門。
(五)商貿企業在檢查期間提出領購專用發票申請,稽查部門根據核查結果,填制《增值稅專用發票核查結果通知單》(附表7)通知發票發售部門按照核定結果銷售專用發票。
(六)月度終了,納稅評估崗位應對當月納稅評估工作進行總結,分別形成以下工作報告:
1、按月形成《增值稅日常評估工作總結報告》,對當月納稅評估戶數,指標分析結果、移交稽查檢查的戶數、稽查部門反饋時間、稽查結果、稽查結果復評復查情況、核定專用發票限額、用量等情況進行總結;
2、每季度形成《增值稅納稅評估工作綜合分析報告》,對季度內納稅評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指標分析的一般規律、與征收、稽查部門工作銜接及日常征收管理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總結,針對問題提出工作建議。
附表:
1、《增值稅進項稅額明細表》
2、《增值稅納稅評估資料傳遞單》
3《商貿企業增值稅納稅評估重點指標分析表》
4、《增值稅納稅評估移交單》
5、《增值稅納稅評估移交問題反饋單》
6、《增值稅專用發票核查結果通知單》
7、《增值稅專用發票核定結果通知單》
附表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17-09-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