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市字〔2011〕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的要求和部署,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農資,切實保障農業生產順利進行,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持續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現就深入開展“2011紅盾護農行動”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11年是我國農業發展形勢異常嚴峻、情況異常復雜的一年,奪取農業豐收、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面臨著很多新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保持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在高基數上繼續前行,進一步實現農產品供給和市場價格在高變數中保持穩定,任務十分艱巨,工作非常繁重。農資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提升農資質量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是農業豐收的重要保障。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篇布局之年,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牢固樹立“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更加自覺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提高對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紅盾護農行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把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作為應對當前南方低溫和北方干旱等不利氣候影響的重要手段,按照監管與服務、發展、維權、執法“四個統一”的要求,在紅盾護農工作中牢牢把握“四個只有”,努力做到“五個更加”,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能,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保障農業生產順利進行,為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二、突出工作重點,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緊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農時特點,認真研究制定開展紅盾護農行動不同階段的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提前部署,周密安排。要突出重點地區,把農資主產區、農資主銷區、農資案件高發區作為檢查重點;要突出重點品種,把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農膜等農業生產必需的農資作為檢查重點;要突出重大案件,把影響面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的案件作為查處重點;要突出重點農時,結合春耕、夏播和秋種等重要農時季節,認真組織開展“紅盾護農保春耕”、“紅盾護農保夏播”、“紅盾護農保秋種”三次專項執法行動,采取有力措施,規范市場主體和經營行為,加強市場巡查,狠抓案件查處,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保障農資消費安全。專項行動結束后,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書面向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報告工作開展情況。今年上半年,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將派出檢查組,對各地開展“紅盾護農保春耕”工作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各地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宣傳導向作用,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宣傳單等多種手段,宣傳紅盾護農工作經驗和成效,宣傳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引導農民群眾科學合理消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要進一步加大假劣農資案件查處和曝光力度,震懾違法
犯罪分子。
三、依法履行職責,進一步規范農資商品質量定向監測工作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立足職能,以農民群眾投訴突出的、市場巡查發現的、新聞媒體披露的、進貨渠道不明的、信譽差的農資商品和經營者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農資商品質量定向監測制度,做到制度健全、流程規范、程序合法、結果客觀。要注重發揮農業、質檢等部門的檢測手段和專業技術優勢,加強協調配合,把檢測結果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實現結果共享,要根據市場巡查、消費者申訴舉報等情況,及時發布市場監管預警信息,切實保證農民群眾用上合格的農資。
四、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資市場長效監管機制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進一步強化農資市場主辦者、農資經營者是流通領域農資商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督促農資市場開辦者審驗入場經營者的經營資格,約定經營者責任和義務。要推動農資經營者全面建立進貨查驗、購銷臺賬、索證索票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努力實現農資商品可追溯監管。要與農資經營者經濟戶口管理、信用分類監管制度相結合,建立和完善農資經營者和農資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對信譽好的市場主體給予扶持和鼓勵,引導農資市場開辦者、經營者樹立誠信經營意識、履行質量承諾、嚴把農資質量市場準入關,防止不合格農資商品流入市場。
五、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
各地要以實施《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為重點,加大宣傳貫徹力度,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執法行為。在查處違法案件過程中,要認真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轉變執法理念,將監管執法重心由事后處罰轉移到事前規范、行政指導和宣傳教育上來,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做到事實認定清楚,法律適用準確,辦案程序規范。要按照總局《關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全面推進行政指導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在紅盾護農行動中綜合運用教育、
調解、建議、提示、規勸、警示等手段,積極探索普遍指導、重點指導和典型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方式,牢固樹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平、公正的執法權威和良好形象。
六、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農資市場信息化監管平臺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充分運用信息化監管手段,加快農資市場監管軟件的試點和運用,積極推進農資市場信息化監管工作。要通過農資市場監管軟件,公布農資商品質量狀況,通報農資違法案件,發布農資市場監管預警,推動監管方式轉變和業務流程再造,促進區域之間、條線之間加強數據共享和業務聯動。各地要加強溝通協作,實現對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實時查詢、統計匯總和分析應用。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快實現農資市場監管軟件的全面運用,實現省局、地市局、縣局和工商所四級聯網、信息共享和分析運用,及時發現問題,發布警示信息,開展專項執法,提高農資市場監管的針對性和時效性。2010年已經開展農資市場監管軟件試點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在已有基礎上,擴大試點范圍,整體推進有關工作,力爭實現全面運用。試點結束后,總局將在全國推廣運用該軟件。
七、加強配合,形成監管合力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加強與農業、質檢、公安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密切聯系,加強溝通,齊抓共管,形成農資市場監管合力。要按照《種子法》、《農藥
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積極配合農業主管部門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在職責范圍內開展農資商品質量定向監測和監管執法工作,切實做到執法不越位、監管不缺位。
各省級工商局、紅盾護農工作聯系點要分別于4月30日、11月20日前,書面報送本地區開展“紅盾護農保春耕”專項行動小結和全年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工作總結。農資市場監管中發現的重要情況和重大案件,要及時向總局報告。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