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繼承人留下合法有效的遺囑時,一般會按照遺囑中的內容來繼承其合法所有的房子,但要是對于沒有遺囑的房子,那么此時如何繼承才好呢?
一、沒有遺囑的房子該如何繼承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如果沒有遺囑那么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繼承事宜。
那么,沒有遺囑的,想要繼承房子的話,應該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繼承事宜。
按照法定繼承,應該首先確定繼承的順序。根據《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例如如果想要繼承房子的,家里面還有配偶、子女、父母的,那么這輛車子就該這三類主體平分,以此類推,順序在上的上面繼承,沒有的就往下面順位。同一順位的,就都有權分得車子。
特別整理:
1、根據《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2、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3、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4、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5、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口頭遺囑有效的條件
(一)口頭遺囑只能在危急情況下“訂立”。法律規定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立的口頭遺囑才有法律效力。
(二)若“危急情況解除”而立遺囑人沒有死亡的,口頭遺囑即失效。如果處在生命垂危中的立遺囑人經搶救而恢復了采用其他立遺囑的能力的,那么該口頭遺囑即視為無效,應另用其他的方式立下遺囑。
(三)口頭遺囑必須有“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方為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八條規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二)繼承人、受遺贈人;(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有利害關系的人”兩類:一是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的近親屬,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二是與繼承人有民事債權和債務關系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
現實中,對于沒有遺囑的房子,肯定也就不能按照遺囑的內容來繼承了,此時只有以法定方式來繼承房子,通常在各個合法繼承人中需要均等的來分割房子,當然有特殊情況的話可以適當的進行照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債權人免除債務
2020-03-03男子隱瞞武漢接觸史一審獲刑10個月
2020-03-04商標駁回復審的申請程序
2020-03-16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03-20自己的車被追尾,對方逃逸怎么處罰?
2020-04-07探親假工資的計算
2020-04-13酒駕肇事:執法必嚴
2020-04-13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三次審議稿)中的重大改變
2020-04-14醫療糾紛處罰的種類
2020-04-15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處罰
2020-04-16走私淫穢物品罪的法律規定
2020-04-17懷孕期間被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0-04-20醫療事故預防的處理條例來啦
2020-04-21農村宅基地房屋繼承應該怎么處理?
2020-04-22醫療事故鑒定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04-22交通肇事1人死亡如何處罰?
2020-04-27催款函怎么寫?
2020-04-27什么是虛假廣告罪
2020-04-29訴訟離婚的過錯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0-04-29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什么
2020-04-29民警如何解決租房糾紛?
2020-04-29撫養權爭奪有哪些法律依據?
2020-04-29爭奪孩子撫養權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2020-04-29交通肇事罪的處罰規定有哪些?
2020-04-30離婚損害賠償申訴如何處理?
2020-04-30重婚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4-30什么樣的搜查是合法的
2020-04-30醉酒后犯事,要負責任嗎
2020-04-30婚前債務通常怎么處理?
2020-04-30入職是否需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
2020-05-0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一般多久出來
2020-05-01離婚丈夫出軌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1離婚以后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嗎?
2020-05-02單方起訴離婚需要經歷哪些程序?
2020-05-02對方不履行離婚損害賠償怎么處理?
2020-05-03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3交通事故主要責任如何認定工傷
2020-05-04離婚協議書要公證嗎?公證有什么意義?
2020-05-05私生子要不要給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