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要注意什么? |
□ 內容: |
民間借貸要注意什么? ●簽訂書面合同●借款利息要合法●訴訟時效莫超過●用好簡易“支付令” 張鋒 現實生活中,民間借貸大量存在,由此而導致的糾紛也不少。有的民間借貸,沒有簽訂任何合同;有的雖然簽訂了合同,但規定不夠詳細,甚至因為合同無效而被人利用…… 那么,民間借貸究竟應該注意什么?這里,筆者根據多年兼職律師辦案的經驗,向你介紹一些民間借貸方面的法律知識: 一、最好簽訂書面合同。民間借貸大多以“借據”的形式代表合同,一般來說這也是可以的。但由于借據過于簡單,如果發生糾紛很難憑此處理。因此筆者建議借貸雙方最好簽訂正式的借貸合同,詳細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以免留下后患。當然,如果當事人之間確實沒有書面借據或合同的,但雙方都承認借貸一事的,可以確認雙方借貸關系存在。 二、有關利息的約定要合法。在民間借貸中,借貸雙方最易產生矛盾的是利息。法律對此有明確規定:(1)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以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2)當事人約定了利率標準發生爭議的,可以在最高不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的標準內確定其利率標準。(3)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即不得搞高利貸。(4)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否則不受法律保護。(5)當事人因借貸外幣、臺幣等發生糾紛的,出借人要求以同類貨幣償還的,可以準許。借款人確無同類貨幣的,可以參照償還時的外匯牌價折合人民幣償還。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的,可以參照中國銀行的外幣儲蓄利率計息。 三、要特別注意訴訟時效。民間借貸由于大部分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很多人并沒有對它給予應有的重視。孰料,一些無賴之徒正好鉆了這個空子,采取賴賬、久拖、回避的方式,以逃避債務。筆者在此提醒大家:還款最后期限后的兩年,是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在此期間,你必須向借款人索要借款;否則,兩年過后,法律對你的債權不予保護。 四、處理糾紛方式靈活。處理民間借貸糾紛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種類。這里特別需要推介的是第四種方式:“訴訟”,它特指法定的一種簡易程序,也即督促程序。1991年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增設了該程序。依照法律規定,對于事實比較清楚,數額不大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可以向法院申請支付令,直接要求債務人償還債務。而在規定的時間內,債務人如無異議,支付令則發生法律效力。債務人如若不履行還款義務,法院可以施行強制執行。 (注:轉貼)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傳染性比輕癥高?
2020-02-14銷售假劣口罩超800萬元,廣州一窩點被端
2020-02-19買賣合同中所有權保留的規定有哪些
2020-02-20利用職務之便收受禮金屬于違法嗎?
2020-03-20避免賴賬,該怎么做?
2020-03-20原產地標記和商標有區別嗎
2020-04-10商標注冊證是怎樣發放的
2020-04-11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要的手續?
2020-04-15小三在法庭上作為被告or第三人出席
2020-04-17他出軌了,我要起訴離婚!
2020-04-26過失致人死亡罪詳解
2020-04-29追討債務有哪些實用技巧?
2020-04-29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辦理
2020-04-29婚姻續存期間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04-29最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是怎么分割的?
2020-04-30新婚姻法對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夫妻共同財產跟個人財產怎么分?
2020-04-30現在離婚糾紛有哪些解決辦法?
2020-05-01有利于爭取子女撫養權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05-01單方面訴訟離婚需要走哪些程序?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0-05-02軍人離婚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
2020-05-02家庭暴力行為是什么認定標準?
2020-05-02離婚訴訟怎么樣才可以收集有效的離婚證據?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糾紛需要怎么樣解決?
2020-05-04轉按揭貸款存在哪些風險
2020-05-04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0-05-04醫生誤診怎么辦?
2020-05-04離婚夫妻都要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奪?
2020-05-05夫妻離婚傷害賠償條件有哪些?
2020-05-05協議離婚領取離婚證流程怎么走?需要多長時間?
2020-05-05犯罪從犯一般應承擔什么責任
2020-05-05離婚以后發現對方轉移財產多久起訴有效?
2020-05-05訴訟離婚財產保全需要什么條件?如何申請?
2020-05-06小議猥褻案件定罪量刑問題
2020-05-06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手續怎么辦理
2020-05-06單憑一張借條難贏官司
2020-05-06洗錢犯法嗎?
2020-05-07事實收養應該怎么樣解除收養關系?
2020-05-08社會醫療保險繳納方式有哪些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