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或者合同的約定,由一方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
比例預先給付的金錢。定金包括立約定金、成約定金、解約定金和證約定金等。定金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
同標的額的20%。定金罰則是一種懲罰性規定,目的在于督促當事人正確、積極行使權利。
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預先設定的、在一方違約后作出獨立于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主要具有
補償性特征,同時兼有懲罰性。《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
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從該條可以看出,主張違約金時,可以損失額作為要求增加或者
減少的法定依據。因此,違約金主要體現為補償性。在守約方沒有遭受損失時,違約金就具有一定的懲罰
性。
損害賠償,又稱違約損害賠償,是指違約方因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
依法和依據合同的約定應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損害賠償原則上僅具有補償性而不具有懲罰性。從等價
交換原則出發,任何民事主體一旦造成他人損害都必須以等量的財產予以補償。一方違約后,必須賠償對
方因違約遭受的全部損失。損害賠償符合這一交易原則。但也有例外情況,即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49條的規定,是我國法律中唯一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定金、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是三種不同的責任形式。我國《合同法》第
116條規定,針對同一違約行為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違約方選擇一種對自己最
有利的責任形式。這從法律上明確了針對同一違約行為的定金與違約金競合時不能同時使用。同時我國《
合同法》第114條規定了違約金可以與損害賠償并用,并有一定的限制,但沒有規定定金與損害賠償金
能否同時使用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兩者并用是符合《合同法》原理的,因為定金具有非補償性的特點,
其適用不以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是獨立于損害賠償責任的,故兩者可并用。
例如:甲公司與乙公司依法訂立一份總貨款為20萬元的購銷合同。合同約定違約金為貨款總值的
5%。同時,甲公司向乙公司給付定金6千元,后乙公司違約,給甲公司造成損失2萬元。若甲公司要最大
限度保護自己利益并得到法律支持,就應向乙公司主張雙倍返還定金并主張賠償損失共計3.2萬元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想和物業打官司?請查收這份程序
2020-01-07疫情期間,企業要求員工辭職是否合法?
2020-02-14社會保障法相關法律常識!
2020-03-26借條的訴訟時效確定情況有哪些
2020-04-02借給朋友價值三萬的音響朋友不還了,是否能以侵占罪立案呢?
2020-04-032020車輛年檢新規定來啦
2020-04-13三角債能否起訴第三方
2020-04-21注意!這些勞動合同不能簽
2020-04-21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22應該怎么寫離婚協議書?
2020-04-24想要爭取孩子撫養權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4-24婚禮取消,我的彩禮還要得回來嗎?
2020-04-26夫妻個人債務包括哪些債務?
2020-04-29夫妻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怎么分清楚?
2020-04-29什么情形下購房者可以拒絕收房
2020-04-29工程延誤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2020-04-29婚前財產是什么?如何認定?
2020-04-30誣告陷害罪的認定和界限是什么
2020-04-30夫妻婚前財產協議不公平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0-04-30已婚男子可否爭奪私生子撫養權?
2020-05-02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3離婚以后子女需要肩負哪些贍養父母的義務?
2020-05-03離婚時確定子女撫養權有哪些具體辦法?
2020-05-03強迫他人寫借條是否構成犯罪
2020-05-03離婚以后哪些情況可以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4侵權糾紛中地域管轄權如何進行確定
2020-05-04夫妻訴訟離婚房產過戶都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5夫妻協議離婚如何進行財產分割
2020-05-05對方冷暴力可不可以作為離婚的理由?
2020-05-05斷絕關系,可以永不回家嗎?
2020-05-06僅有借條,沒有付款憑證,法庭不予認可存在借貸關系
2020-05-06離婚怎么樣防止被對方凈身出戶?
2020-05-08吸毒的預防控制包括哪些內容
2020-05-08商標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0-05-08訴訟離婚男方是過錯方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5-10破壞選舉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1婚姻詐騙案一般如何處理
2020-05-11生育保險的報銷標準是多少
2020-05-11一直不簽拆遷補償協議會被強拆嗎?
2020-05-12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給付方式是什么?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