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
彩禮作為傳統習俗歷史悠久,《禮記·昏義》、《唐律》和《明律》規定“婚”的程序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和親迎,也稱“六禮”,即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這一娶親禮儀,周代即已確立,最早見于《禮記?昏義》。如今的彩禮,就相當于“六禮”中的第四個程序“納征”即男方家將聘禮送給女方家。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對婚約和彩禮作出規定。但是,婚前給付彩禮的現象在我國還相當盛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彩禮也“與時俱進”、水漲船高,“兒子娶媳婦,爹娘脫層皮”的現象普遍存在。比如:
有些地方流行“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萬張5元(紫色)鈔票、1000張100元(紅色)鈔票,再加一把50元(綠色)的鈔票,需要花費至少15萬元以上;
有些地方盛行“三斤三兩”,就是用秤稱三斤三兩一百元的鈔票。三斤三兩一百元的鈔票,大約有13.57萬元;
有些地方將“一動不動”作為標配,一動指的是車子,不動指的是房子。車子和房子一樣也不能少。
婚約是指男女雙方為結婚所作的事先約定。成立婚約的行為稱訂婚或定婚?;榧s成立后,男女雙方即為人們俗稱的未婚夫妻。
《婚姻法》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故,基于婚姻自由的原則,“婚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若收了彩禮,不進行結婚登記、不共同生活,怎么辦?雖然“婚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因婚約的解除引發的彩禮糾紛,屬于法院的受案范圍,給付彩禮的一方可向法院起訴,要求返還彩禮。最高人民法院將這類案件稱之為“婚約財產糾紛”。
一、彩禮的法律性質及范圍
彩禮是指基于婚約、按照當地風俗習慣、一方或其家庭成員給付另一方的財物,既包括一定數量的金錢,也包括各種物品。
因而,給付彩禮行為的法律性質,就是附條件的贈與。條件是什么?就是辦理結婚登記并共同生活。若女方收到彩禮后不領結婚證或領結婚證后不共同生活,可視為所附條件沒有成就。故,給付彩禮的一方可要求對方返還。
由于從戀愛到婚姻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且婚約的儀式簡化了,很多時候是雙方家庭之間的財物往來,一旦發生爭議,“何為彩禮”各執一詞。筆者認為,對于彩禮范圍的認定應考慮如下因素:
1、給付時間:彩禮給付的時間節點應為男女之間協商婚姻之事開始,到雙方締結婚姻關系為止。因而,談戀愛期間男方的給付不屬于彩禮,雙方分手時,男方不能主張返還。iPhone8手機、卡地亞手表、LV包……,送了白送,這屬于談戀愛的正常風險。
2、給付主體及對象:由于彩禮金額較大,父母為了兒子娶媳婦出錢不遺余力。同時,按習俗有些禮金是給女方父母或父母代為接收。實踐中,彩禮的給付人和接收人并非僅限于男女雙方。因而,男方及家庭成員給付女方及家庭成員的禮金也屬于彩禮的范疇。
3、給付實物的種類與價值:金錢與實物表現形式不同,但性質相同,均可認定為彩禮。比較典型的實物比如:“三金”即金戒指、金耳環和金項鏈。煙、酒、食品、衣物等易損耗的日常用品,都不認定為彩禮。
二、彩禮的返還規則
什么情況下,彩禮應當返還?根據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之規定,有以下情形,彩禮應當返還。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對第一種情形“未結婚登記”不能機械的理解,否則對女方“顯失公平”。比如:有些地方將舉辦婚禮視同結婚,舉辦婚禮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以夫妻名義同居,在群眾心目中,她們就是夫妻,甚至孩子會打醬油了仍未登記。若機械的適用這個條文判決返還彩禮,就無法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毫無疑問,這是立法的缺陷。
令人欣慰的,2011年6月22日至2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杭州召開了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以《會議記要》的方式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完善,該《會議記要》指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針對的是雙方并未共同生活的情形。如果男女雙方確已共同生活但最終未登記結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數額并結合當地農村的風俗習慣等因素,確定是否返還及返還數額。
對于第二種情形“未共同生活”是指未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這是為“放鴿子”婚姻量身打造的一個條文,若想領了結婚證就走人,沒門!得把吞進去的彩禮吐出來。因為一方給付彩禮的愿望就是締結婚姻并共同生活,若“真金白銀”僅換回一紙“結婚證”又有什么意義呢?
對于第三種情況“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因而,這個條文中的“生活困難”是指絕對困難,不是指相對困難。絕對困難又叫生存困難,這樣的個人或家庭就稱之為貧困人口或貧困戶,可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以長沙為例:2018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每人550元/月,即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低于550元。
上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只是解決了“定性”的問題,怎么“定量”呢?
彩禮返還應遵循“尊重風俗習慣、保護婦女權益”原則。具體而言,要根據彩禮的數額及使用情況、共同生活時間的長短、雙方的過錯情況、生育子女及懷孕(流產)等實際情況,酌情確定返還的比例。比如:
女方用彩禮購置雙方共同生活的家具家電等物品或用于償還夫妻共同債務或用于幫男方償還婚前個人債務等,這部分費用應首先剔除;
女方收到彩禮后,有些地方有辦“回門宴”的習俗,辦理“回門宴”的必要花銷,在彩禮的返還時應從中扣除;
男方以“生活困難”為由請求返還彩禮,對結婚超過1年以上的,原則上不支持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因為結婚超過1年,此時的“生活困難”與婚前給付彩禮客觀上已沒有多大的關聯性;且,雙方已共同生活一年以上,若法院仍支持返還彩禮,對女方明顯不公平。
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兩年以上,且生育子女的,原則上不支持返還彩禮的訴訟請求。
貴重物品(比如:金銀首飾)的返還,以返還原物為原則,因自然損耗、物價降低等因素導致物品價值減少的,女方不承擔價值補差的責任;金錢返還不計算利息,女方不承擔利息損失。
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不超過彩禮總額的70%;
雙方已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男方以“生活困難”為由請求返還彩禮,結婚登記未超過一年的,返還的數額不超過彩禮總額的50%;
三、彩禮的訴訟策略
1、訴訟主體的確定。
彩禮是男女訂婚的物質體現,在訂婚的男女雙方之間存在兩種法律關系即婚約關系與財產關系,彩禮糾紛的根源在于婚約的解除。特別是以“未共同生活”或“生活困難”為由主張返還彩禮的,必須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在離婚訴訟中,一般不列第三人。故,婚約財產糾紛其訴訟主體也應是解除婚約的男女雙方。
在訴訟中若被告提出原告不是實際給付彩禮的人或自己不是實際接受彩禮的人,由于彩禮給付實際上就是以男女雙方為利益對象或代表。因此,法院對此抗辯理由不予采信。若誰給的彩禮誰做原告、誰收的彩禮誰做被告,這樣細分,必然浪費司法資源,不利于提高司法效率。
2、訴訟證據的取得。
雙方家庭締結秦晉之好,對于彩禮支付的時間及方式一般為口頭協商或媒人傳話確定?,F實中,也不可能要求對方打收條或通過銀行轉帳支付。因而,該類案件的取證必須借助現代化的工具,一旦對方有不愿意領結婚證或不愿意共同生活的言行,要及時給對方、對方家庭成員及媒人進行電話錄音,讓對方親口承認彩禮的數額,然后將錄音刻錄成光碟;要及時與對方、對方家庭成員及媒人進行手機短信及微信溝通,并刻意講出彩禮的數額,讓對方確認,然后請公證處對信息的內容進行保全證據公證。
有些彩禮是男方經媒人之手轉交給對方或對方家庭成員,這時媒人就成了給付彩禮數額的關鍵證人,媒人的證言就成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該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本文由入駐律霸平臺作者撰寫發表,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臺立場。凡注明原創的文章,版權歸作者和平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資訊,請查看以下相關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浙江這部分人,疫情期間可延后住房按揭還款
2020-02-12如何取得注冊商標專用權
2020-03-10醉酒鬧事派出所會如何處理
2020-03-12夫妻人身自由權包含哪些內容
2020-03-13簽訂競業禁止協議不給補償會怎么樣
2020-04-10一般醫療損害責任如何歸責
2020-04-10離婚證丟了再婚怎么辦?
2020-04-11關于合同法的定義
2020-04-13關于股權糾紛經常遇到的問題
2020-04-15單獨約定試用期無效嗎?
2020-04-15交通事故傷殘賠償之護理費、醫療費、誤工費
2020-04-23非法行醫是否可以進行治安處罰
2020-04-27交通事故傷殘如何索賠?
2020-04-27非婚生子女撫養權一般如何判決?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29著錄事項變更的相關規定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歸誰?
2020-04-29我國最新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04-30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費用要多少?
2020-04-30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0-04-30暴力取證罪在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分居離婚要什么條件?如何起訴?
2020-05-01最新房貸基準利率如何計算
2020-05-01可以擅自變更孩子撫養權嗎?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需要如何確定?
2020-05-02子女撫養費怎么追討?如何計算?
2020-05-03電話催收能否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2020-05-03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一般怎么判?
2020-05-03住院期間能要求提前出院嗎
2020-05-04協議離婚登記程序需要怎么走?
2020-05-05搶劫罪和搶奪罪主要區別有哪些
2020-05-05校園欺凌事件是否可立案
2020-05-05離婚違約金數額如何約定
2020-05-05新婚姻法離婚房產應該如何分割?
2020-05-06夫妻分居后債務如何認定?要不要共同承擔?
2020-05-06誰能夠做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2020-05-06二手房產權證過戶如何辦理
2020-05-06保健品市場暴力惡待整治
2020-05-07知識產權法著作權發生糾紛怎么辦
2020-05-08工業用地一般年限標準是多少年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