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債放生轉移之后可能會出現債的消滅、債的混同等等各種各樣的法律效力,但是想要債發生轉移也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相關的債才可能會發生轉移,當然債放生轉移的話,還需要按照特定的方式才能進行轉移,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債的轉移的原因有哪些,轉移方式有哪些?
一、債的移轉原因
能引起債的主體變更的具體原因是多樣的,但依其性質來說,可分三種:
(一)、法律行為
債的移轉可自毀長城 為而發生。在一般情況下,債的專須有讓與人與受讓人合意才一,因此,依合意發生的債的專為最見的現象。債的移轉也可因單方法自毀長城 為發生。
(二)、法律的直接規定
因法律的直接規定百發生的移轉,稱為債的法定移轉。在法定移轉時,一般只能是概括專,即債權債務為財產的一部分移轉于他人承受。
(三)、法院的裁決
債也可因法院的裁決而發生移轉,此種原因發生的債的移轉為裁判上的移轉。
二、轉移方式
債的轉移有協議轉移和法定轉移兩種方式。
除依繼承和行政命令轉移者外,不僅必須由原債務人和新債務人達成協議,而且必須經原債權人同意。因為債務人的改變對債權人關系重大,新債務人的信譽和履行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債權能否實現。所以,債權人如不同意,則債務的轉移就不能有效。在雙務合同中,每方都既是債權人又是債務人,因而任何當事人的變更(即債的轉移)都必須經過對方同意。債權人不同意對方作債務的轉移必須有正當理由,否則不得不予同意。例如,按中國現行的房屋租賃辦法規定,租用人(房客)之間因工作、生活的正當需要而互相換房,出租人如無重大理由,一般不得拒絕。
債權轉移后,一切從屬權利都隨之轉移;債務轉移后則相反,一般情況下,從屬權利并不隨之轉移。如第三人對于債務所設定之保證及質押,在債務轉移時均隨之失效。這是因為第三人的保證和質押都是基于對原債務人的信任或密切關系才設定的。只有在保證人或出質人明確表示愿意繼續負擔保責任時,原來的保證和質押才能對新債務人繼續有效,而這實際上等于是由新的協議產生了新的擔保。
債的轉移是需要發生法律規定的特定情況的時候才可能發生轉移,一般來說債的轉移的原因還是比較的固定的,只有三種,包括:法律規定、法院的裁判文書以及當事人的法律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雙方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3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
2021-02-01中止探視權的條件都有哪些?
2020-11-09夫妻離婚協議書格式范文是什么
2020-12-27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該如何寫
2021-02-19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07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0-12-03新婚姻法孩子撫養權怎樣判
2021-01-22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7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如何規定的?
2021-02-19拒付撫養費被拘15天還不付撫養費會怎么樣?
2021-02-212020年山東省計生條例是怎樣的?
2021-01-08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03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25離婚財產分割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04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2婚后財產約定有效嗎
2020-12-20婚后財產協議書范本
2021-01-16怎么對夫妻共有財產分割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