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的定義
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因勞動的權利與義務發生分歧而引起的爭議,又稱勞動糾紛。其中有的屬于既定權利的爭議 ,即因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既定內容而發生的爭議;有的屬于要求新的權利而出現的爭議,是因制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發生的爭議。
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職工和用人單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具有經營權的用人單位),即勞動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
勞動爭議仲裁的定義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勞動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義務上作出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
勞動爭議調解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勞動爭議調解作出了如下的規定;
第十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三)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第十一條 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系群眾、熱心調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擔任。
第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十三條 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議。
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 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42020最新訴訟離婚條件
2021-01-04訴訟離婚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9女方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8怎么進行離婚協議公證?
2020-12-04什么是訴訟離婚的簡易程序?
2021-03-162020最新女方離婚訴訟書范文
2021-03-22離婚律師費怎么收
2021-01-28撫養權變更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5離婚后子女撫養權如何爭取
2021-02-12法定監護人怎么確定,法定監護人公證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不給錢可以嗎,起訴書怎么寫?
2021-02-09出生證明公證怎么辦?
2021-03-23未婚生子如何上戶口?上戶口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
2021-03-03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怎么處理
2021-02-04起訴孩子撫養費應該怎樣起訴?
2020-12-25云南省單獨二胎政策
2021-02-01重慶單獨二胎政策是什么
2020-11-10上海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