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所應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是事后的追究,具有強制性、財產性和補償性等特點。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由特定機關(法院、仲裁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民事責任予以追究而進行的判斷和確認,也即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雖然這一原則是民法上既成已久的觀點,有很多專家學者著書立說,但因原則理論性太強,實踐中很多司法人員對這一理論不重視或理解不深,雖然對于具體常見類型案件處理的結論一般也不會出現大的錯誤,但對于判裁、辯論的說理和法律引用、適用經常出現偏差,遇到復雜疑難案件往往無所適從。本人作為最低層法律工作者結合自己實踐、體會,查找、參考了大量資料,在此對民事責任歸責原則這一問題作比較全面深入的闡析、歸納,不妥之處歡迎指教。
最早的法律責任是野蠻原始的,“以復仇或報復為形式的懲罰是種最古老的保護利益和維護權利的方式——”,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是人們對法律責任的最通俗的解釋,隨著民事責任可替代性、文明性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也是變化著的。自羅馬法以來,各國立法多規定“過錯責任原則”為民事責任的一般原則,但到上一世紀,隨著工業
一、過錯責任原則和侵權責任
因過錯責任產生并主要適用于侵權領域,所以在此將兩者放在一起討論。
所謂民法上的過錯,就是違法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行為的不良后果,而希望或放任其發生的心理,也即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不良后果由于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不會發生或自信可以避免的心理,也即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故意和過失的區分,在刑法上對于定罪量刑有重要意義。如故意致人重傷的定故意傷害罪,而過失致人重傷的定過失致人重傷罪,具體刑罰的規定差別很大,但在民法中,確立行為人的民事責任,一般不因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而不同,不管是故意傷害還是過失致人傷害,其承擔的民事責任除了刑事附帶的民事賠償案中無精神損害賠償外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婚前財產現金的界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022020年協議離婚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6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1離婚后孩子撫養費多少錢?
2021-03-01辦理協議離婚程序
2021-02-07訴訟離婚后財產分割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92020無子女離婚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20新婚姻法離婚后財產分割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1變更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如何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2021-03-20小孩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8小孩出生證明改名字
2021-02-26監護權變更的法律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5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1-02-09變更監護人起訴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28出生證明公證費用是怎么進行規定的呢?
2021-02-08上海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1離婚后撫養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5離婚后撫養權變更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2如果夫妻離婚房產怎么分配最合理?
2021-01-26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該如何寫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