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搶奪武器裝備罪是指什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107人看過

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非法販賣槍支的行為,但是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是無法接觸到槍支的,很多人對搶奪武器裝備罪也不是很了解,故名思義,搶奪占有部隊的武器裝備,那么搶奪武器裝備罪是指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編我們一起從下面的文章中了解一下詳細的情況吧。

一、搶奪武器裝備罪是指什么

本罪是指軍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或者搶奪部隊的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特指為軍人。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武器裝備、軍用物資而實施非法盜竊或者搶奪,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的心理狀態(tài)。本罪侵害的客體為國家武裝部隊對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所有權。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或者搶奪部隊的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行為。

二、認定

(一)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的零部件、備附件等的處理

對此有幾種不同意見:一是從武器裝備的概念和性能來劃分,凡盜竊、搶奪完整的武器裝備而不是零部件,從而影響發(fā)揮武器裝備效能的,就構成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罪,反之則構成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二是從犯罪對象所處的位置來劃分,主張盜竊、搶奪存放在倉庫的零部件,構成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盜竊、搶奪武器裝備上的零部件的,構成盜竊、搶奪武器裝備罪。由于這類案件較難區(qū)別,所以必須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法,從案件的基本事實和基本證據(jù)出發(fā),把握案件的性質(zhì)。首先,對于盜竊、搶奪使用中的武器裝備重要零部件,致使其喪失戰(zhàn)斗效能的;應按破壞武器裝備罪論處。其次,從武器裝備上盜竊、搶奪不重要的附件、器材的,可按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處罰。如果盜竊、搶奪貯存于倉庫中的武器裝備重要零部件的,也應以盜竊、搶奪軍用物資罪論處。

(二)本罪與盜竊罪和搶奪罪的法規(guī)競合

《刑法》對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和盜竊罪、搶奪罪的規(guī)定存在完全的法規(guī)競合關系,即本法第264條關于盜竊罪和第267條關于搶奪罪的規(guī)定可以完全包括對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的規(guī)定。當軍人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時,應優(yōu)先適用本法第438條的規(guī)定,以盜竊、搶奪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論處。

(三)采取破壞性方法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定罪

在具體案件中,采取破壞性方法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的,可能出現(xiàn)與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犯罪競合的現(xiàn)象。如行為人為了盜竊武器裝備上的重要零部件而將整件武器裝備毀壞,為了從輸油管線中盜取油料而將輸油設備損壞等。鑒于這兩種犯罪總的法定刑雖然相同,但在三個檔次的法定刑腐度上,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有兩個檔次的法定刑幅度重于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罪,而且行為人的目的也是為了盜竊,所以以盜竊武器裝備、軍用物資罪論處為妥,行為人所采取的破壞性方法及其所造成的損失可作為從重處罰的情節(jié)。

(四)軍人攜帶配發(fā)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的定罪

對軍人攜帶配發(fā)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的,過去一般是作為逃離部隊行為的一個嚴重情節(jié),只定逃離部隊罪。這樣定罪忽略了軍人攜帶武器裝備特別是槍支、彈藥、爆炸物逃離部隊的嚴重危害性。配發(fā)給軍人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所有權屬于部隊,個人無權據(jù)為己有。軍人攜帶配發(fā)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不僅逃避服兵役,而且將部隊的武器裝備帶走,侵害了部隊對武器裝備的所有權,是一種特殊方式的盜竊行為。因此對軍人攜帶配發(fā)給個人使用的武器裝備逃離部隊的,除了根據(jù)其逃離部隊的情節(jié)決定是否構成逃離部隊罪外,還應依照本法第438條定盜竊武器裝備罪。

根據(jù)小編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搶奪武器裝備罪是指什么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了吧。搶奪武器裝備罪是指軍人監(jiān)守自盜,搶奪盜取部隊的槍支,這是一種很嚴重的違法行為,在我國槍支是嚴禁賣買的,而搶奪武器裝備的情節(jié)在法律上來說甚至高于非法買賣武器槍支。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許丹吟

許丹吟

執(zhí)業(yè)證號:

14403201711616239

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許丹吟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百科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