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因此,上述規定更為詳細。簡單地說,土地征用是永久性的。補償分為三項:青苗補償、勞動補償和土地補償。青苗按政策發放給農民,勞動補償按政策發放給農民,土地補償按政策發放給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鄉政府等)。然而,鄉鎮和村莊是由農民組成的。因此,一些地區也受到影響,他們開始向農民支付一部分錢。
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征地補償標準一般在3萬元/畝至4萬元/畝至10萬元/畝以上。我來自江蘇省南京市。這里平均征地12萬元/畝。標準為青苗約3.4萬元/畝,人工約1萬元/人,土地補償約3萬元/畝。過去土地補償款全部交給鄉政府和村委會,現在70%交給農民,30%交給鄉政府和村委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